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强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2篇阴性
  • 2篇阴性症状
  • 2篇症状
  • 2篇舍曲林
  • 2篇疗效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抑郁
  • 2篇老年抑郁症
  • 1篇行为疗法
  • 1篇盐酸
  • 1篇盐酸舍曲林
  • 1篇阳性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阴性症状量表

机构

  • 7篇沈阳市精神卫...

作者

  • 7篇冯志强
  • 2篇张昌
  • 2篇杨宏亮
  • 1篇王美娟
  • 1篇孙毅
  • 1篇袁宁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46例。联合治疗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单纯药物组单纯给予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4、8、12周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评分逐渐降低,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12周的SCL-90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均明显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评分逐渐降低,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宏亮王美娟冯志强张昌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舍曲林
盐酸舍曲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盐酸舍曲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抑郁症患者96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48例行盐酸舍曲林治疗,双号48例为观察组行盐酸舍曲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ADL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评分、ADL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8周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8周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亲密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冯志强姚明洋康佳慧
关键词:抑郁症盐酸舍曲林生活质量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评分,脱氢表雄酮(DHEAS)和皮质醇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HEAS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6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和脱氢表雄酮水平,以及降低心理状况评分、皮质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效果。
冯志强徐阳唐月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该院收治的15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氯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72/75),高于对照组的77.33%(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降低PANSS评分,且安全性较好。
冯志强孙毅袁宁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奥氮平精神分裂症
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持续住院时间≥12个月的31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3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2型糖尿病58例,发生率为18.59%。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总病程、发病次数、氯氮平使用史与未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与年龄大、使用氯氮平治疗、总病程长、发病次数多及糖尿病家族史因素有关。
张昌冯志强杨宏亮田小维
关键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在病患入院治疗之后。对其进行为期2周的清洗期。在此之后,对照组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加服丙戊酸镁进行治疗。连续使用药物1.5个月,观察相关结果。结果:治疗以前2组患者精神病量表评分情况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无差异性存在,治疗后精神病量表评分情况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为总有效率为94.29%,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戊酸镁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冯志强
关键词:利培酮丙戊酸镁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与脑影像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脑影像资料的特点,说明其和阴性、阳性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50例精神分裂症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时期到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2组人员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5T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令接受检查的患者平卧。使用T1进行成像定位工作,最终得出T1的横断面解剖图,其功能的成像选择T2加权图像中的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方式进行,检查片层包含了了额叶,顶叶,枕叶,以及下丘脑和小脑。对比2组人员上述部位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所有人使用磁共振扫描显示,病患组的小脑,小脑蚓部的白质体积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偏大,P<0.05;病患组患者额叶区域灰质量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偏少,在此之中,前额背外侧区灰质减少较为明显, P<0.05;和正常组相比患者组的左侧海马回量存在差别,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偏高。当完成WCST的时候,患者组前额活动性表现出了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大脑中部分区域发生了功能性改变,导致其中枢信息处理发生障碍,进而出现认知障碍,和阳性与阴性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冯志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脑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