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恒
-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前后Tp-e、Tp-e/QTc比值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口服及术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治疗对T波峰末间期(Tp-e)、Tp-e/校正QT间期(QTc)比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68例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即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4),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Tp-e、Tp-e/QTc比值变化。结果 68例患者中,急诊PCI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PCI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Tp-e、Tp-e/QTc比值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PCI术后Tp-e、Tp-e/QTc比值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5),替格瑞洛组PCI后Tp-e、Tp-e/QTc比值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Tp-e、Tp-e/QTc比值缩短更明显(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及术后给予维持剂量口服,Tp-e、Tp-e/QTc比值下降更明显;STE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Tp-e、Tp-e/QTc比值延长有相关性。
- 张明亮沈玉华王环宇殷实李大鹏王立恒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35例双导丝聚力球囊在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究双导丝聚力球囊在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连续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开口病变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普通球囊单纯扩张;观察组35例,给予双导丝聚力球囊单纯扩张,对这两组的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双导丝聚力球囊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手术实验成功率达到97.1%,而对照组仅为82.9%,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1%,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患者给予双导丝聚力球囊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开口病变的并发症,提升手术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张桂霞李大鹏张明亮李志王环宇王立恒李春燕
- 关键词:开口病变介入治疗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STEMI急诊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MACE的影响被引量:5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序贯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3月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0)、氯吡格雷组(n=30)与序贯治疗组(n=32)3组。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口服;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序贯治疗组先给予替格瑞洛口服,7 d后更改为氯吡格雷口服。检测急诊PCI术前及术后2 h、24 h、7 d及30 d时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患者30 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在术后2 h、24 h、7 d时间点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与氯吡格雷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在术后2 h、24 h、7 d、30 d时间点序贯治疗组与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序贯治疗组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3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30 d内MACE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STEMI患者PCI术一周后口服氯吡格雷替代替格瑞洛具有与替格瑞洛同样的疗效。
- 张明亮沈玉华王环宇殷实李大鹏王立恒
- 关键词:氯吡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