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章彦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填充墙
  • 4篇抗震
  • 4篇减震
  • 3篇受力
  • 3篇平面外
  • 3篇阻尼
  • 3篇楼梯
  • 3篇楼梯间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2篇受力性能
  • 2篇平面外受力
  • 2篇墙板
  • 2篇结构抗震
  • 2篇静力
  • 2篇静力试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预制
  • 1篇支座
  • 1篇支座布置

机构

  • 9篇广州大学
  • 1篇四川省建筑科...

作者

  • 9篇陈章彦
  • 7篇周云
  • 5篇罗德章
  • 4篇邓雪松
  • 4篇童博
  • 3篇张超
  • 1篇郭阳照
  • 1篇廖奕发
  • 1篇杨冠男
  • 1篇吕航
  • 1篇张磊
  • 1篇毛捷
  • 1篇彭岩

传媒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广东建材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隔振支座布置对多、高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在相同数目的组合隔振支座不同的布置方案中结构的动力反应,寻找更优的隔振支座布置思路达到隔振支座更充分的使用。以6层和16层的框架结构为研究模型,使用ETABS分析对多遇地震下结构在4种不同隔振支座布置的时程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层建筑中将铅芯橡胶支座布置在基础的外围能更好减少建筑的层间位移,而对层间剪力的影响很小。
张磊吕航陈章彦毛捷
关键词:支座布置时程分析
经历平面内损伤的阻尼填充墙框架平面外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为研究双向地震作用下阻尼填充墙(damped infill wall,DIW)的平面外受力性能,对3片经历了平面内拟静力加载试验的DIW进行平面外静力加载试验,研究DIW平面外的受力性能、变形模式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DIW的平面外受力阶段分为弹性、弹塑性、塑性和破坏4个阶段,各阶段的DIW平面外位移沿墙体高度分布均呈"三折线"形态;DIW具有一定的平面外抗侧刚度,与以低强度砂浆作为阻尼层的DIW相比,以SBS改性沥青卷材作为阻尼层的DIW平面外初始刚度明显较大,可更好地控制墙体的平面外变形。DIW通过砌体单元间以及砌体单元与框架梁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拱承载机制,具备抵御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平面外承载能力;DIW的拉结筋主要在墙体平面外位移较大时发挥作用,具有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拉结筋拉断标志着DIW的最终破坏,拉断前DIW未发生失稳倒塌现象。
周云郭阳照杨冠男廖奕发陈章彦
关键词:静力试验平面外
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中提出先对震损框架进行局部修复,再采用预制减震墙板进行加固的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的方法,设计制作震损修复框架(RBF)、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DWF)以及预制普通墙板加固震损框架(CWF)3榀足尺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对比研究3个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以及延性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震损框架进行局部修复,再采用预制减震墙板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可提高震损修复框架的抗侧刚度、承载能力和屈服后的变形能力;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DWF)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其承载力衰减缓慢,具有良好的持续抵抗外荷载的能力,不改变震损修复框架结构的受力和破坏特征,其变形能力满足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罕遇地震作用下1/50层间位移角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预制减震墙板单元与框架间的拉结筋构造措施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保证了预制减震墙板既定的摩擦滑移耗能机制的有效实现。
周云童博陈章彦张超邓雪松
关键词:抗震加固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从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两方面对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介绍了改进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主要方法,指出了当前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提出建议。
陈章彦邓雪松童博罗德章周云
关键词:填充墙受力性能平面外
构造与设计参数对消能楼梯间减震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不同楼梯支座构造及阻尼填充墙厚度、阻尼填充墙砌体抗压强度、阻尼层剪切强度、减震支座剪切模量等设计参数对消能楼梯间减震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4种不同楼梯支座构造、15个不同设计参数共19个消能楼梯间分析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楼梯支座构造中,设置减震支座可提供一定的水平、竖向刚度,改善楼梯间的屈服情况,减小梯板的竖向翘起位移,有利于地震中保持楼梯的稳定性;不同减震支座设置方案均可实现以减震支座的剪切变形消除梯板支撑效应、发挥良好耗能效果的减震目标;消能楼梯间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常用设计参数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性能;阻尼填充墙厚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大消能楼梯间的刚度、水平承载能力;阻尼填充墙砌体抗压强度的变化对楼梯间减震性能影响较小;阻尼层剪切强度的增大将减小楼梯间的屈服位移,增大阻尼填充墙的压应力,建议采用剪切强度低的阻尼层材料;减震支座的剪切模量越大,梯板竖向翘起位移越小,减震支座剪切模量宜取0.5 MPa以上。
邓雪松罗德章周云陈章彦
关键词:减震性能
楼梯间抗震性能研究及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方法被引量:7
2016年
对楼梯间单元的抗震性能,楼梯间对框架结构、砌体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预制楼梯的抗震性能以及提高楼梯间抗震性能的方法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楼梯间抗震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罗德章周云童博陈章彦
关键词:楼梯楼梯间抗震性能结构抗震
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抗震性能、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为改善普通填充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黏弹性阻尼器的原理和构造,提出一种构造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减震填充墙(板)。本文介绍减震填充墙(板)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给出适合构筑减震层的材料及其滞回性能;对减震填充墙(板)单元、带减震填充墙(板)平面框架进行性能试验,揭示减震填充墙(板)通过相邻砌体(墙板)单元间的相对运动迫使减震层发生剪切滞回变形、耗散地震输入能量的减震机理,建立减震填充墙(板)平面内"双斜撑"力学模型;通过带减震填充墙(板)三维框架的动力时程分析,验证地震下减震填充墙(板)可通过削减墙体自身对主体结构的刚度效应,显著降低对主体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保护墙体不破坏的有效性;对减震填充墙(板)的平面外性能进行试验及分析,揭示减震填充墙(板)"拱承载机制"的平面外工作机理及"四铰拱"的破坏模式;介绍减震填充墙(板)在楼梯间、(震损)加固建筑等应用场景中的原理及构造;给出减震填充墙(板)今后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周云陈章彦郭阳照张超
关键词:填充墙抗震性能楼梯间
结构消能减震结合整体分析的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结合某9层框架结构进行消能减震设计,从对其地震波的选取到消能减震方案的初步设计再到优化进行了阐述,对比分析了结构的层剪力、层间位移角、附加阻尼比以及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下的黏滞阻尼器位移以及出力等关键问题。对如何结合结构整体分析,减少不必要黏滞阻尼器的使用,从而减少工程造价优化设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童博彭岩郭亚鑫陈章彦罗德章
关键词:消能减震设计
框架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普通填充墙与阻尼填充墙在平面外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各主要构件的响应,研究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揭示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外荷载作用下,阻尼填充墙出平面侧移量集中于中间两层阻尼层,从墙侧移看,阻尼填充墙出平面变形区别于普通填充墙变形模式,其为"图7可知普通为三折线,阻尼填充墙为三折线"变形模式;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具体表现为:竖直方向为拱承载机制,水平方向为砌体单元与拉结筋协同受弯工作的工作机制;在平面外受力过程中,顶层、底层砌体单元与其相邻的混凝土框架梁之间的相对滑移现象显著降低了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承载能力及其刚度。加强砌体单元与顶梁、底梁间的相互作用是保证阻尼填充墙平面外性能的关键。
陈章彦邓雪松周云罗德章张超
关键词:受力性能平面外混凝土框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