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波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等离子体
  • 4篇风洞
  • 3篇等离子体诊断
  • 3篇电弧风洞
  • 3篇探针
  • 2篇等离子体密度
  • 2篇高超声速
  • 2篇高超声速流
  • 2篇高超声速流动
  • 2篇超声速
  • 2篇超声速流
  • 2篇超声速流动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波
  • 1篇电弧
  • 1篇电子密度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析
  • 1篇微波
  • 1篇尾流结构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空气动力...

作者

  • 5篇曹金祥
  • 5篇赵红波
  • 3篇张嘉祥
  • 1篇董永晖
  • 1篇杨洪波

传媒

  • 2篇宇航学报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电子学报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道扫描探针系统在电弧风洞中的应用被引量:5
1999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诊断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参数的多道扫描探针系统。使用该系统研究了FD04风洞空流场的等离子体特性。利用CTW理论分析了探针数据,实时给出了流场电子温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实验表明,空流场的电子温度分布基本是均匀的;电子密度分布与流场结构紧密相关,电子密度变化范围在3倍之内;随着流场焓值的不同分布,电子密度也随之变化。
曹金祥赵红波林毅君张嘉祥王洁霞董永晖陈光荣
关键词:风洞等离子体诊断高超声速流动探针电弧
超音速电弧风洞探针信号的分析
1998年
对高超音速电弧风洞实验中探针系统测量到的等离子体密度扰动信号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将小波分析的方法首次引入到对高超音速电弧风洞中的静电探针信号的分析之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杨洪波曹金祥赵红波林毅君
关键词:风洞实验信号分析
微波探针法研究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密度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研究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密度变化的微波探针测量系统,并给出了电弧风洞流场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热电离材料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弧风洞对于寻找磁流体发电的高电离材料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验手段。
曹金祥赵红波林毅君张嘉祥王洁霞陈光荣李冬董永辉吴雯蒋贻芹
关键词:微波探针等离子体诊断电弧风洞电磁波
一种研究电弧风洞等离子体密度的诊断方法被引量:3
1996年
用微波探针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密度变化。一般情况下,它除了不对等离子体产生干扰外,还可以对等离子体进行实时监测。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对电弧风洞等离子体的形成以及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变化作了观测,并同扫描朗谬探针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探针是研究特殊环境下等离子体密度变化的一种好方法。
曹金祥张嘉祥赵红波林毅君王洁霞
关键词:电弧风洞毫米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高速等离子体尾流结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通过测量流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法,测定了超高速流场中钝体后主激波的几何位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 Kolmogorov 熵值的方法,得到熵的极小值位置与电子密度法得到的最大值位置是相同的.根据 Kolmogorov 熵值的分布得到了自由剪切层并观测到钝体底部近尾区存在有一个有序区域.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Kolmogorov
曹金祥赵红波林毅君张嘉祥王洁霞董永晖李春祥
关键词:高超声速流动等离子体诊断飞行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