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俊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A测量颈动脉不同亚型分叉角相关参数
- 目的: 运用多排螺旋CTA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学指标并提供正常值参考范围,为临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行320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受检者中筛选...
- 牟俊
- 关键词:图像后处理
- 左侧胸壁恶性蝾螈瘤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52岁。左侧胸痛3+月,发现左胸壁包块2+月,余无特殊不适。查体:左上前胸壁扪及肿块,约4.0cm×3.0cm,质硬,表面光整,轻度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局部皮肤无红肿及静脉曲张。双侧胸廓对称,呼吸频率正常,无胸壁静脉曲张及胸壁压痛,双肺语音震颤无明显增强及减弱,无胸膜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外院胸部CT结果:左上胸壁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
- 牟俊王波
- 多排螺旋CTA测量不同分型颈动脉分叉角相关参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多排螺旋CTA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颈动脉分叉角几何学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行多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没有明显异常的受检者350例,根据TF-AHCB模型颈动脉分叉角分为Ⅰ、Ⅱ及Ⅲ型组;利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测量颈动脉分叉角(α)、颈总动脉远端内径(A)、颈内动脉膨大近端内径(B)、颈内动脉膨大处内径(C)、颈内动脉膨大远端内径(D)及颈外动脉内径(E)6项指标,观察受检者不同性别及左右侧颈总动脉这6项指标的变化。结果:Ⅰ型α(24.70±11.17)°、A(6.25±0.97)mm、B(6.12±1.42)mm、C(6.81±1.39)mm、D(4.03±0.81)mm、E(3.39±0.97)mm,Ⅱ型α(40.71±15.55)°、A(6.68±0.97)mm、B(6.70±1.41)mm、C(7.82±3.36)mm、D(4.25±0.82)mm、E(3.29±0.75)mm,Ⅲ型α(65.03±16.95)°、A(6.84±1.07)mm、B(7.27±1.78)mm、C(7.82±1.47)mm、D(4.28±0.81)mm、E(3.35±0.85)mm;Ⅰ、Ⅱ、Ⅲ型颈动脉分叉角除E值外均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α值呈线性正相关;Ⅰ、Ⅱ、Ⅲ型左右侧颈动脉分叉角6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A图像后处理技术提供颈动脉分叉角较为可靠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分型间颈动脉分叉角呈线性正相关。
- 牟俊王波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