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血活性氧作为标记物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组织的氧化应激程度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肺组织中活性氧(ROS)的水平,并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S水平替代肺组织中ROS水平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8名吸烟COPD患者、125名吸烟健康者和135名非吸烟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S水平,其中32名参与者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肺组织中ROS水平。结果:吸烟COPD患者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高于吸烟健康者和非吸烟健康者,且吸烟健康者明显高于非吸烟健康者(P<0.05)。ROS水平在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呈正相关(r=0.7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S水平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负相关(r=-0.47),与吸烟年包数正相关(r=0.48)。结论:吸烟COPD患者局部和全身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吸烟健康者和非吸烟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S水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评估氧化损伤的程度和COPD的严重程度。
- 武小杰倪望
- 关键词:活性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组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KLK5和KLK13在非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5(KLK5)及组织激肽释放酶13(KLK13)在非小细胞癌(N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7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NSCC组织标本60例,癌旁正常组织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KLK5、KLK1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Kapa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LK5、KLK13蛋白表达情况与NSCC患者术后DF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SCC组织中KLK5、KLK1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48/60)和75.00%(45/6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5、KLK13在N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TN分期、组织类型及分化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K5、KLK13高表达组NS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LK5高表达、KLK13高表达、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N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LK5、KLK13在NSCC患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DFS相关,可能可以作为评定NSCC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 刘旭陈菁方青山杨硕武小杰熊安洲
- 关键词:非小细胞癌
- 难治性哮喘患者合并青霉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病情反复,个别患者呈难治哮喘,约占哮喘患者的5%左右,临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经济损耗重。导致难治性哮喘原因很多,研究表明,呼吸道感染是形成难治性哮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选择分享临床中...
- 刘旭陈菁武小杰
- 关键词:哮喘难治性哮喘青霉菌
- 支气管热成形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哮喘合并慢性肺不张1例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慢性肺不张常继发于慢性结构性肺病。目前认为缓慢形成或存在时间较久的肺不张,慢性炎症使肺组织机化挛缩,即使解除阻塞性因素,肺脏也难以复张[1]。近年来,随着呼吸介入内镜技术的发展,关于肺不张治疗的手段也日益增多,常用的方法为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但关于治疗效果及病例选择,鲜见统计及报道。哮喘患者由于气道慢性痉挛、痰栓堵塞,是形成慢性肺不张的重要人群,一旦合并肺不张,常规治疗效果极差。
- 刘旭陈菁杨硕毛莉娜罗光伟徐清熊安洲武小杰
- 关键词:哮喘
- Lemierre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1年
- Lemierre综合征(Lemierre syndrome,LS)是一种罕见的但具有潜在死亡威胁的疾病。又被称为咽喉感染后的败血症,因为常见的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因此又称坏死梭杆菌病,典型表现为口咽感染和颈内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以及继发于急性咽部感染的转移性脓毒性栓子为特点。LS首次病例是由Schottmuller^([1])在1918年提出,但是Lemierre在1936年首次总结疾病的特点,因此这类疾病被命名为Lemierre综合征^([2])。而近年来,可能由于抗生素耐药性或抗生素处方模式的改变,病例有所增加,因此该病被称为被遗忘又重现的疾病^([3])。本文报道1例Lemierre综合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 武小杰谢俊刚
- 关键词:坏死梭杆菌血栓脓毒血症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心悸和Hb下降发生情况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心悸和Hb下降的发生情况。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9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α干扰素500万U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利巴韦林组患者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5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分析两组患者心悸和和Hb下降发生情况。结果利巴韦林组心悸发生率为67.4%(31/46),高于对照组的17.8%(8/45)(P<0.01)。其中,利巴韦林组心悸患者发生Hb下降≥10 g/L的比例为93.5%(29/31),高于对照组的37.5%(3/8)(P<0.01)。两组最低Hb及Hb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b下降≥10 g/L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使用利巴韦林后心悸和Hb下降发生率升高,需引起临床重视。
- 毛莉娜陈菁杨硕黄莺刘旭方青山武小杰熊安洲
- 关键词:利巴韦林心悸血红蛋白
- 支链氨基酸有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加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s)代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COPD组,40例COPD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纳入AECOPD组,收集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BCAA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及AECOPD组患者血浆亮氨酸、缬氨酸水平更低,且AECOPD组低于COPD组;血浆白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且AECOPD组高于COPD组(P均<0.001)。血浆中亮氨酸、缬氨酸水平与IL-8、CRP水平呈负相关(r=-0.64、-0.71、-0.73、-0.73,P均<0.05)。结论:BCAAs代谢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COPD的发生,临床中BCAAs水平有可能成为检测COPD急性加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武小杰李伟毛莉娜杨硕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炎症机制
- 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查在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查(GM试验)在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92例肺部感染患者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收集BALF行GM试验,并同时做外周血清GM试验和痰真菌培养。结果:发现BALF中的GM试验(阳性结果:检测值> 1)与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间无差异(P>0. 05);与CT影像学(多发结节、多发浸润)、发热之间无差异(P> 0. 05)。BALF中GM试验与痰真菌培养结果有显著关联(P <0. 05),而血清中GM试验与痰真菌培养阳性结果无关联(P> 0. 05)。根据BALF中GM试验阳性结果选择肺部感染的抗真菌治疗,发现64. 2%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BALF中GM试验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上肺部真菌感染一个较好的辅助诊断依据。
- 武小杰陈菁
-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真菌感染
- 截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型患者的肺功能
- 2024年
- 目的:探讨截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AECOPD痰浊阻肺型老年(年龄≥60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截喘汤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评分(mMRC)、咳嗽和咳痰的评估问卷(CASA-Q)评分及痰液黏蛋白5AC(MUC5AC)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评分、mMRC评级、血CRP、痰液MUC5AC下降;CASA-Q评分、FEV1%、FEV1/FVC%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截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气道黏液高分泌,减轻气道阻塞,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疗效。
- 刘靖武小杰赵辉张琼孙敏
- 关键词:截喘汤气道黏液高分泌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