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倩楠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凋亡
  • 1篇再灌注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上皮细胞凋亡
  • 1篇肾损伤后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损害
  • 1篇铁代谢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朱琳
  • 3篇于青
  • 3篇谢光亮
  • 3篇张燕敏
  • 3篇张倩楠
  • 1篇徐先明

传媒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4p3/NGAL介导铁转运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少急性肾损伤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阐明24p3/NGAL介导铁转运对急性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 DNA3.1/24p3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瞬时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NIH/3T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验证24p3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以未转染质粒的空白组和转染空载体质粒组作为对照,RT-PCR检测各组细胞24p3mRNA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24p3水平,收集各组上清液;用氯化钴缺氧诱导小鼠肾小管上皮(TCMK-1)细胞,用收集的NIH/3T3细胞上清液在正常铁离子浓度下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CMK-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Pc DNA3.1/24p3质粒后的NIH/3T3细胞24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证实转染成功;与对照组相比,加入重组质粒转染组上清液的TCMK-1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24p3/NGAL介导的铁转运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减少急性肾损伤。
朱琳谢光亮张燕敏张倩楠于青
关键词:铁离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妊娠期蛋白尿患者蛋白尿转归和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影响妊娠期蛋白尿患者蛋白尿转归和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为改善蛋白尿的转归、减少妊娠结局不良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产科住院的8 24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史资料完整的妊娠期蛋白尿患者83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分娩信息和随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蛋白尿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和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83例妊娠期蛋白尿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5±5.2)岁。对年龄、妊娠次数、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肝和肾功能、水肿、是否规范行产前检查、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出现时间、蛋白尿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OR=8.921,P=0.027)、蛋白尿出现时间(OR=6.393,P=0.001)、蛋白尿严重程度(OR=2.737,P=0.024)为妊娠蛋白尿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收缩压(OR=3.834,P=0.011)、舒张压(OR=2.132,P=0.002)、蛋白尿严重程度(OR=2.899,P=0.015)是妊娠期蛋白尿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出现时间、蛋白尿严重程度是妊娠蛋白尿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严重程度是妊娠期蛋白尿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
谢光亮徐先明朱琳张燕敏张倩楠于青
关键词:妊娠蛋白尿肾脏损害
铁代谢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后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铁代谢的变化特点,探讨IRI后铁调素和铁代谢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IRI模型组,模型组分别在IRI后1h、4h、8h、12h、16h、20h、24h 7个时间点(n=6/组),检测大鼠血生化及铁代谢指标,以及肝组织铁调素mRNA和肾组织膜转铁蛋白1(FPN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I组肾组织铁含量、血清铁、铁蛋白在再灌注早期升高(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IRI组肝组织铁调素mRNA表达水平在再灌注早期明显升高,再灌注4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而血清铁调素于再灌注8h后升高,并于再灌注16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两者在再灌注24h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IRI组肾组织FPN1 mRNA和FPN1蛋白的表达水平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两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肾脏IRI过程中伴有铁代谢的紊乱,铁调素和肾脏FPN1可能参与了IRI过程中铁稳态的调控。
谢光亮朱琳张燕敏张倩楠于青
关键词:铁调素铁代谢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