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豪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论“善意谎言”的工具性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善意谎言,是指在特定情境下,某社会个体或单元带着不为其相对方所确知的利他动机、取向而在言语、行动上的适当异向释放。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善意谎言是工具而非目的,其全部根据与意义乃是着眼于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已然身处或者可能蹈向危机境地的主体之生命与财产所面临的诸般威胁。但是,其工具价值可以为善,也可为恶,必须慎用。
- 杜永豪闫柳柏
- 国家起源新探
- 2013年
- 有关国家起源的观点,可以归为四类:神话国家起源论,早期理性国家起源论,神学国家起源论与近现代理性国家起源论。不论人们持何种国家起源观,在历史或当下的真实环境中,国家在其本相上只是问题解决工具,生存则是所有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所以起源的逻辑起点。生存内含个体与群体(整体)两层含义。在不同环境中,二者将交替展现为需要率先予以解决的优势需求,这恰恰是现实的国家所以生成的关键线索。
- 杜永豪
- 关键词:文化中心主义逻辑起点
- 自然环境与西藏公共管理被引量:1
- 2014年
- 西藏复杂的气候、频繁的地质活动、复杂的地形、高峻的地势、雪山、河谷、草原、湖泊等等,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生态结构及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基于此,西藏公共管理者,必须清醒、详尽与深刻认识其管理活动,依据当地的自然基础,合理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辅之以科学的公共管理,方能趋利避害,普遍增进各族民众福祉、确保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 杜永豪
- 关键词:自然基础脆弱性
- 边疆社会转型:近世中国西藏社会转型核心动因论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外学人的社会转型动因研究聚焦于三,一是核心动因,二是动因源流,三是综合动因。离开人或将人置于从属地位,是大多数学人的通病和“核心遗漏”。人是目的性动物,其目的性源于自身需要。在人的一切需要中,生存独具决定意义。迄今,人类史中上演的一切悲欢离合,都绕此而展开。基于生存,人们产生问题意识和提起求解,进而推动有关社会的转型。直言之,生存需要是导引一切社会转型的核心动因。近世我国西藏社会转型便是如此,英人入侵乃是外因,我们自身生存才是核心动因。当此强敌入侵,在既有文明和旧制度无力外御其侮、内营民生之时,一场社会大转型便是题中之意和必然选择。
- 杜永豪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完善我国土地行政问责制的路径探究
- 2012年
- 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导致房价不断攀升,中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引发的冲突日渐升级,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为此,文章将围绕如何完善土地行政问责制,针对土地行政问责制的缺陷,提出完善土地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
- 杜永豪
- 关键词:法律法规地方政府
- 由近世中西方释义而论边疆本质及其属性
- 2021年
- 边疆得因于人,源自人的生存需要及其领地意识。边疆,在广义上是一种边际载体,是"我者"和"他者"相遇之结果,最为显明地负载、表达了归属"我者"和"他者"的领地意识及权利主张;在狭义上即指国家边疆,是托起畛分国家意义上的"我者"与"他者"的疆域和标识分别归属彼此的独占性权域之边界的边际载体。边疆的载体是多元的,有基础性载体而无唯一载体。边疆属性是多样的,但其不可避免地负载和表达了人所寄寓的目的性、独占性和意义性等人格属性。
- 杜永豪
- 美国创新原动力:从生存需要到美国创新
- 2018年
- 美国创新原动力非始于物化技术、抽象元素或"好奇心",而在于人的生存需要。早期美国社会整体上并不具备这种意义的创新自觉,但其当时政治制度、具体政策和所面临的内外情势,无意中让美国人抓住了这根统领其创新的核心线索。和其他社会一样,生存在美国主要表现为个体、群体和整体等三层意涵。基于个体生存需要的创新,乃是美国创新原点。与之相应,为美国创新开篇写下浓抹重彩一笔者,主要是一帮初通文墨甚或目不识丁的"乡巴佬"。美国创新先有这个底层,由个体而群体,直至整个国家,一步一台阶,方才成就其日后独具特色的创新格局和繁荣。
- 杜永豪赵海静(校对)
- 关键词:创新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