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旗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阳性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石散
  • 1篇浅表
  • 1篇浅表性胃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治疗
  • 1篇黏膜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检查
  • 1篇胃炎
  • 1篇胃黏膜
  • 1篇息肉

机构

  • 4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张旗
  • 2篇马志蛟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胃炎通降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旗
关键词:浅表性胃炎蒙脱石散
结肠镜检出结果之非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甲基化BCAT1和IKZF1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检出结果非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外周血甲基化BCAT1和IKZF1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检查前均进行血样检测。根据调查对象外周血检测结果,结肠镜下检出结果非结直肠癌患者分为BCAT1和/或IKZF1阳性组与BCAT1及IKZF1均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甲基化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较大的年龄,较高的血浆cfDNA水平均是导致BCAT1和/或IKZF1阳性的危险因素。56例非CRC的患者中,生物标志物阳性以BCAT1为主且占比最高。统计比较显示,CRC和非CRC患者的BCAT1或IKZF1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假阳性结果通常只与甲基化BCAT1的检测有关,也与年龄≥60岁有关。
马志蛟李洪现张旗
关键词:结肠镜
胃黏膜集合小静脉联合Kimura-Takemoto分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胃黏膜集合小静脉(RAC)和Kimura-Takemoto分型(KTC)对胃镜检查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预测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417例。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将其分为HP组和非Hp组。应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p感染的相关因素。应用ROC分析探讨RAC和KTC对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内镜下胃黏膜萎缩是患者胃部Hp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OR(0.95CI)=5.072(2.417~10.641),P<0.05;RAC、KTC、RAC联合KTC对全部患者Hp感染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0.712(297/417)、0.753(314/417)、0.772(322/417);RAC、KTC、RAC联合KTC对未应用PPI患者Hp感染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0.728(75/103)、0.767(79/103)、0.786(81/103);RAC、KTC、RAC联合KTC对正应用PPI患者Hp感染预测的准确度分别为:0.707(222/314)、0.748(235/314)、0.768(241/314)。结论 RAC和KTC可应用于胃镜下Hp感染的简单排除。
马志蛟李洪现张旗陈培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对比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比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进行治疗。观察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并计算手术成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及术后1 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TCH)、皮质醇(Cortisol,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同时术前及术后2 d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2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ATCH、Cor及N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相比高频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张旗
关键词:高频电切术消化道息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