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玙
-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的1/3,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2016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将难治性ITP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的患者:(1)进行诊断再评估仍确诊为ITP.
- 呼小茹王梅芳陈玙常姝婷赵丽东程芳芳杨林花
- 关键词:ITP诊治进展
- 嗜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目的 提高对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HPS表现有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为HPS合并TTP,从发病至死亡不足1个月,关于此类病例的报道少见.结论 HPS患者本身可出现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当同时表现有TTP时,极易误诊或延误诊断.
- 陈玙董春霞王梅芳韩孟汝郭建利王刚杨林花
- 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通常是指发病年龄≥60岁的异质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高龄是AML预后不佳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老年AML患者不仅体能状态差、合并脏器功能不全且多存在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使得这类患者往往治疗效果差,且病死率高。
- 陈玙董春霞王梅芳程芳芳申星杨林花
- 关键词:MYELOID脏器功能不全髓外白血病去甲氧柔红霉素阿克拉霉素脱氧胞苷激酶
- 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A及十一酸睾酮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 王梅芳陈玙任娟杨林花马艳萍
- 复发/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过去数年血浆置换使得TTP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早期复发,另有部分难治性TTP患者面临致死性结局.文章对复发/难治TTP的影响因素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陈玙王梅芳杨林花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为老年IT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
- 陈玙
- 关键词:预后老年
- 文献传递
-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为老年ITP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原发ITP患者,其中发病年龄≥60岁定义为老年ITP,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对于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7例成人ITP患者中,年龄≥60岁的老年ITP有4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8.17±6.47)岁,男∶女性别比为1∶1,其中新诊断的ITP 30例(62.5%),持续性ITP 6例(12.5%),慢性ITP 12例(25%)。分别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有效患者40例,有效率为83%;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0.5~40.0个月),复发患者12例,复发率为30%,中位复发时间1.0个月(0.5~14.0个月)。老年ITP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率(54.2%)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3.3%)(P<0.05),出血评分≥2分者比例占77.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血评分≥2分者占49.6%)(P<0.05)。预后方面显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减低为影响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ITP患者出血评分更高,且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早期积极预防脑出血、重要脏器出血等合并症的发生。老年ITP更易合并ANA抗体阳性,提示应注意排查继发结缔组织病及其他潜在恶性疾病可能。NK细胞比例减低为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陈玙王梅芳程芳芳申星赵丽东杨林花
- 关键词:预后老年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胸腔积液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胸腔积液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5例MM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胸腔积液检查结果,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5例合并胸腔积液的MM患者中IgG型占多数(10例);低蛋白血症12例,肾功能不全13例,肺部感染19例,同时有三种并发症7例;细胞遗传学异常者7例,胸膜受累者2例.可评估疗效者12例,其中达比较满意的部分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2例,进展5例,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19.99%.结论 MM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生与肾功能异常、感染、低蛋白血症、胸膜浸润等因素有关,且此类患者多存在高龄、高肿瘤负荷、细胞遗传学异常等不良预后因素,总体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
- 陈玙董春霞王梅芳张睿娟韩孟汝张耀方侯彦飞杨林花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胸腔积液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减量地塞米松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减量地塞米松(RD-DXM)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RD-DXM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复发风险、不良反应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新诊断的成人ITP患者,随机分为IVIG+RD-DXM组(21例)与rhTPO+RD-DXM组(25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IVIG+RD-DXM组和rhTPO+RD-DXM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RD-DXM组中位起效时间、中位完全反应时间优于rhTPO+RD-DXM(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RD-DXM方案较rhTPO+RD-DXM方案治疗成人新诊断的ITP患者,不仅完全反应率高、起效快,且未明显增加不良风险,可推荐应用于临床。
- 呼小茹王梅芳陈玙常姝婷赵丽东程芳芳杨林花
-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等出血,同时伴有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老年ITP是指发病年龄>60岁的ITP患者。儿童ITP患者往往起病较为迅疾,但是好转快,且有自愈倾向;而老年ITP患者除具有成年ITP患者多发展为慢性疾病的特点,同时还有合并症较多、多合并用药和疗效较差的特点。
- 刘先栋陈玙常姝婷呼小茹赵丽东程芳芳申星赵冰妮杨林花
- 关键词: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