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回顾性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Ⅲ-Ⅴ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病理分型为Ⅲ-Ⅴ型HSPN患者58例,根据口服的特殊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为两组,30例口服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0.05-0.1 mg/(kg·d)(TAC组),28例口服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0.75-1.0 g/d(MMF组),两组均同时口服足量泼尼松。以缓解率、平均缓解时间、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及尿沉渣镜检红细胞计数作为疗效指标,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安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积分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计数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均升高,且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缓解率及平均缓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7/30),主要为高血糖、震颤、脱发等;MM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14/28),主要为咳嗽增多、失眠、高胆固醇血症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治疗Ⅲ-Ⅴ型HSPN与MMF疗效相当,且TAC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李丽娜赵洪雯申兵冰梅玫吴雄飞
- 关键词: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紫癜性肾炎安全性
-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回顾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联合糖皮质激素在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肾科就诊并结合临床和肾活检确诊为中等量蛋白尿(1.0~3.5 g/24 h)IgA肾病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小剂量TAC+激素组[n=34,他克莫司0.02~0.05 mg/(kg·d),分两次口服,血药谷浓度维持在3~5 ng/m L,强的松起始剂量0.5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口服]和激素组[n=30,强的松起始剂量1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70 mg/d)口服]。收集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临床资料,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选取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指标基线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血白蛋白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TAC+激素组在治疗1、3、6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上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在对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监测中未发现加用小剂量TAC出现的骨髓抑制现象,也没有明确的感染事件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小剂量TAC+激素组新发血糖升高4例,肝功能损害3例,胃肠道反应1例,反复口腔溃疡1例,激素组新发血糖升高5例,肝功能受损4例,胃肠道反应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血肌酐及e GFR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中,小剂量起始、低血药浓度维持的TAC+激素的治疗方案依然有效,对比单足量激素组表现出了更好的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的作用,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但并
- 孙启昌赵洪雯李丽娜申兵冰刘宏
- 关键词:IGA肾病糖皮质激素
-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回顾
- 赵洪雯孙启昌李丽娜申兵冰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