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一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2篇胰岛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地特胰岛素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悸
  • 1篇胸痹
  • 1篇血管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遗传学

机构

  • 7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7篇王文一
  • 5篇王小飞
  • 2篇闫美玲
  • 1篇卞爱琳
  • 1篇赵荷珺
  • 1篇陈璐璐
  • 1篇张弋
  • 1篇李志刚
  • 1篇金文敏
  • 1篇刘玉芳
  • 1篇胡慧英
  • 1篇王珏
  • 1篇罗迪
  • 1篇姚芳
  • 1篇张依然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的表观遗传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且预计未来10年中将出现更加迅猛的进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的关键。表观遗传学不同于传统遗传学,它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基础上发生的可遗传改变,通过调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微小RNA等表观标记的变化影响基因表达活性。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成为解释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的有力工具。本文围绕以上3部分对胰岛β细胞表观遗传学变化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评述。深入认识胰岛β细胞损伤的原因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王文一陈璐璐王小飞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表观遗传学
Toll样受体4在棕榈酸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棕榈酸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和高脂饲料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模型)C57BL/6J小鼠血清自由脂肪酸(FFA)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采用棕榈酸(150μmol/L组和300μmol/L组)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观察这2组和空白对照(Control)组、无FFA牛血清白蛋白(BSA)组的TNF-α、IL-6和MCP-1的表达和分泌,同时检测TLR4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利用si RNA干扰实验抑制TLR4,观察在Control组、BSA组、棕榈酸(300μmol/L)组、棕榈酸(300μmol/L)+Control si RNA组、棕榈酸(300μmol/L)+TLR4 si RNA组中棕榈酸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结果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和Lee’s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FFA水平升高,内脏脂肪组织中TNF-α、IL-6和MCP-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SA组比较,棕榈酸150μmol/L组和棕榈酸300μmol/L组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的表达和分泌均明显增加,TLR4和NF-κB p65磷酸化蛋白水平均增加(P<0.05)。与BSA组比较,棕榈酸300μmol/L组NF-κB p65的核转运水平和细胞内水平明显升高(P<0.05)。TLR4被抑制后,棕榈酸+TLR4 si RNA组的TLR4、TNF-α、IL-6和MCP-1的m RNA表达和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棕榈酸组(P<0.05)。结论 TLR4可能参与棕榈酸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诱导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的释放,且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与NF-κB的激活有关。
闫美玲秦寅鹏王文一张弋
关键词:棕榈酸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血降钙素原乳酸比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感染的诊断研究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乳酸的比值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的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9例,根据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分为两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为感染组,5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病时间及糖尿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清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比等数据。分析各指标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检测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及糖尿病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RP、PCT、血乳酸(Lac)表达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与血乳酸的比值分别为(15.51±3.65)×10~9/L、(17.81±4.52)mg/ml、(0.95±0.37)ng/ml、(3.85±1.71)mmol/L、(0.25±0.11)%,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发现:白细胞计数、CRP、PCT及PCT/Lac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发感染预测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PCT/La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达到了84.46%、87.23%。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CRP、PCT及PCT/Lac指标水平均升高,PCT/Lac预测感染的价值较高。
王文一王小飞李志刚刘玉芳金文敏卞爱琳胡慧英赵荷珺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乳酸敏感度
miRNA与糖尿病性微血管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浓度长期偏高可导致多器官、系统的微血管损伤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心肌病症状最为严重。研究表明,miRNA参与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的发生发展,并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及功能障碍等。本文miRNA及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微血管病变及新生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王文一罗迪张依然王珏
关键词:MIRNA糖尿病心肌病微血管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于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33例,A组予贝那普利5 mg口服,1次/d,B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1次/d。C组联合组予贝那普利5 mg口服,1次/d,同时加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及Scr水平,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的24 h尿蛋白及Scr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达(2.06±0.33)g,Scr达(136.50±21.43)μmol/L,分别显著低于A组、B组(P〈0.05)。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8.8%,B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5.8%,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9%,三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王文一姚芳王小飞闫美玲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前列地尔
循环miR-92a在稳定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瘀证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稳定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瘀证及非血瘀证病人循环血清miR-92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60例,按照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共纳入血瘀证组病人30例。非血瘀证组病人30例,另纳入17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清进行茎环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分析,比较miR-92a表达情况,收集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纤维蛋白原(FIB),并作出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稳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瘀证组、非血瘀证组miR-92a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明显升高。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LDL-C、FIB、Hb A1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iR-92a表达量与FIB、血瘀证积分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循环miR-92a在稳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瘀证中明显升高,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客观生物指标之一。
崔亚萌王文一王小飞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胸痹心悸消渴
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饮食,治疗前停用所有降糖药物,对照组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观察组予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治疗12周后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糖各项指标及BMI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BMI水平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4例,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2.5%、10.0%,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血糖、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王文一王思博王小飞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