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对肺隐球菌病(P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PCD患者83例,入院后治疗前均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肺组织镜检及培养、肺组织病理检查。根据PCD诊断金标准,观察3种检测方法对PCD的检测结果,比较3种检测方法对PCD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LAT对PCD的准确性、敏感性明显高于肺组织镜检及培养、肺组织病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测方法对PCD的特异性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应用于PCD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该病早期辅助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卜丹霞杨春超黄云平冼观秀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肺隐球菌病
-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192株非重复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和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构成比分别为34.4%(66株)和65.6%(126株)。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在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组中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耐药阴沟肠杆菌组(均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的P值均<0.01。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更是不容乐观。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是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卜丹霞杨春超冯慧雅黄云平蒋思斯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统计两组的疗效,NIHSS评分和不良事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14天和溶栓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改善神经功能明确,同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 杨春超李志文梁余航劳家畅黄舒伟
- 关键词: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疗效安全性
- 湛江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延迟患方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调查湛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迟静脉溶栓中患方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湛江市、县区3家医院共191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延迟静脉溶栓原因,并统计患方院前延迟送诊、院内延迟溶栓时间。结果院前延迟送诊平均时间(81.5±40.8)min,主要原因是:30.4%患者等待重要家人回家做决定,23.0%患者等待症状是否可自行改善,14.1%寻求附近邻居、朋友或医生的帮助等;院内延迟溶栓平均时间(43.6±27.4)min,主要原因是:54.5%患者等待重要家人做决定,17.3%患者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或询问他人,11.5%患者担心溶栓的副作用而犹豫不决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院前、院内延迟现象普遍,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力度进行防治宣传教育,同时建议将溶栓治疗制定为基本治疗原则,免除签署知情谈话及签字,使治疗流程通畅,与国际接轨。
- 梁余航杨春超庞伟高宏章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本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P联合CVVH。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乙酰胆碱酯酶浓度高于对照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到70%时间、住EICU时间、住院时间、脱呼吸机时间及昏迷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中间综合征、反跳现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 HP联合CVVH明显可以提高重度AOPP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
- 杨春超姚为学李志文劳家畅
-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有机磷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