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杨
-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辨证及遣方用药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辨证思想以及其遣方用药的特色。王老认为肾虚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上多以补肾助阳之药为主,提倡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应在孕前即开始对症治疗;患者再次妊娠后也应积极保胎,直至无胎漏、胎动不安征象的出现。
- 韩凤娟付杨王秀霞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中医治疗用药特色
- 儿黄散膜剂治疗高危型HPV合并CINⅠ~Ⅱ级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外用儿黄散膜剂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合并CIN Ⅰ~Ⅱ级的临床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对人乳头瘤病毒的转阴情况,为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选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0月...
- 付杨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
-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甘草查尔酮和VEGFR抑制剂,对HeLa S3宫颈癌细胞株具有协同的抑制作用,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活性成分成分相比,将二...
- 郭滢李奇玮孙玉华付杨马琳琳李悦齐琦梅婷婷杨雪陈思思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宫颈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甘草查尔酮和VEGFR抑制剂,对HeLa S3宫颈癌细胞株具有协同的抑制作用,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活性成分成分相比,将二...
- 郭滢李奇玮孙玉华付杨马琳琳李悦齐琦梅婷婷杨雪陈思思
- 文献传递
- 儿黄散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儿黄散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儿黄散组(治疗组)25例,重组人干扰素凝胶组(对照组)25例,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HPV转阴情况及带下量、色、质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72.0%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PV转阴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带下量、带下色等临床不适症状,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儿黄散治疗CINⅠ~Ⅱ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逸超付杨郭滢郭琦韩凤娟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 一种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及其应用,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三裂鼠尾草素与α‑香附酮。本发明出人意料的发现三裂鼠尾草素与α‑香附酮以特定比例进行组合,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
- 韩凤娟左冬冬郭滢沈颖李佳付杨
- 小檗碱对PCOS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PCOS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子宫内膜相关基因及蛋白信号的影响。方法:90日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根据Poretsky造模方法皮下注射胰岛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连续22日构建PCOS模型。小檗碱灌胃治疗28日,采用ELISA法检测睾酮激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ERα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Kras、PTEN mR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ERα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Kras、PTEN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小檗碱对PCOS模型大鼠子宫内膜有显著影响,对激素合成、细胞癌变等信号分子具有调控作用。
- 刘逸超付杨付杨郭滢郭琦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小檗碱
- 一种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卵巢癌的药物及其应用,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三裂鼠尾草素与α‑香附酮。本发明出人意料的发现三裂鼠尾草素与α‑香附酮以特定比例进行组合,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本发明的发现对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
- 韩凤娟左冬冬郭滢沈颖李佳付杨
- 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理冲生髓饮对卵巢癌SKOV3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SKOV3细胞抑制作用,AnnexinV-FITC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测定SKOV3细胞周期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中CD44^+CD117^+细胞比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4h和48h顺铂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CD44^+CD117^+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与顺铂组比较,24h和48h理冲生髓饮联合顺铂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CD44^+CD117^+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其中理冲生髓饮中剂量组联合顺铂组作用效果最强。结论:理冲生髓饮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顺铂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阻滞,降低卵巢癌SKOV3细胞中干细胞数量。
- 付杨杨莉莉韩凤娟
- 关键词:理冲生髓饮卵巢癌SKOV3细胞卵巢癌干细胞细胞周期
- 穴位埋线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VEGF和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门诊和住院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内美通),穴位埋线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IL-1β、TNF-α、VEGF、MMP-2等相关信号通路下游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3.02%(40/43),西药组总有效率83.72%(3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的VAS评分、血清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穴位埋线组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8/43),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显著降低孕三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见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改善通路下游的IL-1β、TNF-α、VEGF和MMP-2水平,发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 左冬冬韩凤娟彭艳国旭熳付杨
- 关键词:肾虚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