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斌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流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剪切力
  • 1篇T形

机构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1篇张庐陵
  • 1篇李美华
  • 1篇王晓斌
  • 1篇赵剑斓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模拟血管分叉处血流的体外内皮细胞培养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观察血管分叉顶点处的血流切应力(WSS)对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进的灌流及T型流动腔装置,通过调节蠕动泵的转速和流量调节阀来控制冲击力大小,建立模拟血管分叉顶点处血流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培养系统.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加载流速为250 ml/min[相当于雷诺数(Re)=125]至500 ml/min(Re=250)的稳定剪应力冲击流,观察不同作用时间(3、6、12 h)内皮细胞层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加载250 ml/min的流速下,作用3、6、12 h后冲击点及其周围的细胞仍维持着多边形.而加载流速500 ml/min,12h后,可见高WSS和高切应力梯度(WSSG)区的细胞密度下降且形态被拉长,排列与冲击流方向平行一致,部分细胞向下游迁徙;且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不受细胞增殖抑制剂影响,表明细胞从驻点向下游迁徙是流体作用的结果.结论 改进的细胞流体力学实验装置能模拟体内血流冲击环境,具有冲击力调控方便和安全可靠的优点,能作为研究血管分叉处(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血流环境下内皮细胞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较理想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
荣威林赵剑斓张庐陵王晓斌肖志朋李美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剪切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