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马铃薯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小麦
  • 2篇马铃薯新品种
  • 2篇春小麦
  • 1篇锌肥
  • 1篇丰产
  • 1篇丰产栽培
  • 1篇丰产栽培技术

机构

  • 5篇大通县农业技...

作者

  • 5篇王炳顺
  • 4篇祁生兰
  • 4篇马吉权
  • 4篇马麟
  • 3篇贺双成
  • 2篇张成海
  • 2篇杨占彪
  • 2篇车永喜
  • 1篇袁翠梅
  • 1篇薛玉凤
  • 1篇史黎红
  • 1篇陈秋云
  • 1篇程明发
  • 1篇谢德庆
  • 1篇杨源鸿
  • 1篇李勇
  • 1篇王启明
  • 1篇雷延庆
  • 1篇张海辉
  • 1篇刘国庆

传媒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青海农技推广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麦2号示范与推广
程明发张成海马麟祁生兰谢德庆袁翠梅王炳顺杨源鸿贺双成马吉权王启明薛玉凤陈秋云张海辉刘国庆车永喜史黎红雷延庆汪军李勇
该项目于新品种通过审定后迅速开展,以春小麦新品种青麦2号为示范推广对象,完善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建立青麦2号穗行圃田50亩、原种扩繁基地1050亩,示范10100亩,集成一套完整的先进的小麦专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该省小...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小麦青麦2号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6年
为加快新品种青麦2号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产品商品率,形成产业化,通过实施西宁市科技局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青麦2号示范与推广",优化了适期早播、群体调优、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的技术核心,研制并集成青麦2号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青麦2号在3月25~31日播种,氮磷比1.0∶0.9,即N 120 kg/hm^2、P_2O_5108 kg/hm^2;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其产量最高。
马麟张成海马吉权祁生兰车永喜王炳顺汪军李夏旦杰
关键词: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锌肥示范对比试验
2018年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加强锌肥的示范推广,增进农民以及社会各界了解锌营养在提高作物生产和人类健康重要性的认识,2017在我省马铃薯作物上验证锌肥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地力条件和施肥水平的基础上把锌肥作为底肥增施或作为叶面肥喷施都可以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
邓银珍王炳顺
关键词:锌肥马铃薯
青海省大通县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为4194.3 kg/667m^2,较对照青薯2号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087.6元/667m^2,较青薯2号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3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建议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马麟马吉权贺双成祁生兰王炳顺杨占彪晁元珍
关键词:马铃薯
青海大通县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2016年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以期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含对照)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4194 kg/亩,较CK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 087.6元/亩,较CK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三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应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马麟马吉权贺双成祁生兰王炳顺杨占彪晁元珍
关键词:马铃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