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亚南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大麦
  • 4篇种子
  • 3篇淀粉
  • 3篇麦种
  • 3篇大麦种子
  • 2篇淀粉酶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 1篇淀粉粒
  • 1篇淀粉酶活性
  • 1篇脂氧合酶
  • 1篇胚乳
  • 1篇啤酒
  • 1篇啤酒大麦
  • 1篇种子活力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紫外分光光度...
  • 1篇籽粒

机构

  • 5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5篇齐军仓
  • 5篇郭亚南
  • 4篇王凤
  • 4篇陈阿龙
  • 4篇龚磊
  • 3篇李忠豪
  • 1篇廖乐
  • 1篇程海涛
  • 1篇王超龙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工老化对大麦种子发芽特性及淀粉分解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大麦(Hordeum vulgare L.)老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代谢的劣变机制,采用高温高湿(40℃、80%相对湿度)的人工老化处理方法,模拟大麦种子自然老化过程,研究老化处理对大麦(甘啤4号、垦啤7号、P128和9810)种子发芽特性及其萌发早期(0-72 h)籽粒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的发芽特性指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4个大麦品种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逐渐降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相同萌发时间段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籽粒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呈现波动式增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老化处理大麦籽粒的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3)未萌发籽粒中检测不到α淀粉酶活性,却检测到活性很小的β淀粉酶。(4)萌发48-72 h时,各大麦品种不同活力水平的籽粒内,淀粉含量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淀粉酶活性和种子发芽特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王凤齐军仓林立昊惠宏杉郑许光郭亚南龚磊王少玉陈阿龙
关键词:大麦发芽特性淀粉淀粉酶
人工老化处理对大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探究老化处理对大麦种子淀粉粒及萌发早期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工老化处理未改变大麦种子胚乳淀粉粒的基本形态特征,但使萌发72 h的种子胚乳中小淀粉粒逐渐增加,大淀粉粒逐渐减少,且大淀粉粒表面赤道凹槽和小孔明显减少;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大麦种子内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性均呈降低的趋势,且老化15 d与对照相比,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老化使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粒酶解减缓,从而导致大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的分解受到抑制。
王凤齐军仓郭亚南郑许光龚磊王少玉陈阿龙黄湘怡李忠豪宋瑞娇
关键词:大麦
人工老化对大麦种子活力及其萌发早期淀粉分解和内源激素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化处理对大麦种子活力及其萌发早期胚乳淀粉粒类型、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温高湿的人工老化处理方法。【结果】人工老化使4个大麦品种的发芽特性指标和种胚活力均逐渐降低。萌发72 h的种子胚乳中小淀粉粒数目增加,大淀粉粒数目减少,淀粉质量分数增加。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性均呈降低的趋势,且老化15 d的种子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萌发24 h,GA_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萌发48~72 h,GA_3含量均高于对照。ABA含量在萌发过程中均高于对照。【结论】人工老化打破了萌发过程中GA_3和ABA间的平衡,导致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分解减缓,进而使大麦种子活力降低,萌发受到抑制。
王凤齐军仓郑许光郭亚南龚磊王少玉陈阿龙黄湘怡李忠豪宋瑞娇
关键词:大麦种子活力淀粉粒淀粉酶内源激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大麦籽粒脂氧合酶活力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明确影响啤酒大麦籽粒脂氧合酶(LOX-1)活力的参数,以甘啤4号啤酒大麦籽粒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底物浓度、提取缓冲液p H、反应体系缓冲液p H、提取时间、粗酶加入量∶底物加入量等对LOX-1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OX-1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底物浓度达到0.30mmol·L^(-1)时,LOX-1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提取缓冲液p H的增加,LOX-1活力表现为双峰变化趋势,且在p H值5.0处,酶活力为9.85U·g^(-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粗酶提取时间为30min时,LOX-1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低于或者高于30min,酶活力均呈现降低趋势;LOX-1活力随反应体系p H的增加,表现为双峰变化趋势,当p H值为6.4时,酶活力最大,且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其它条件不变,粗酶加入量为50μL的情况下,增加底物加入量,LOX-1活力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底物加入量为200μL时,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最终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参数:粗酶提取时间为30min,底物浓度为0.25mmol·L^(-1),提取液和反应体系缓冲液分别为p H值5.0醋酸盐缓冲液与p H值6.4磷酸盐缓冲液,粗酶加入酶量∶底物加入量为1∶4。研究结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啤酒大麦籽粒LOX-1活力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林立昊惠宏杉齐军仓廖乐程海涛王超龙郭亚南
关键词:啤酒大麦脂氧合酶紫外分光光度法
人工老化处理对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胚乳内源激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研究老化对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胚乳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使4个大麦种子胚乳中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和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种子吸水阶段,经老化处理的种子胚乳内GA_3、ZR和BR含量均低于未老化处理,而IAA和MeJA含量高于未老化处理;随着种子萌发,经老化处理的GA_3、ZR和BR含量逐渐高于未老化处理,而IAA和MeJA含量低于未老化处理;经老化处理的ABA含量在萌发过程中始终高于未老化处理。
王凤齐军仓林立昊郑许光郭亚南龚磊王少玉陈阿龙李忠豪宋瑞娇
关键词:大麦胚乳内源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