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龙 作品数:9 被引量:5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生物炭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为探明生物炭施用对双季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中早39为试验材料,于2015017年在湖南浏阳永安镇进行大田定位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N0:0 kg/hm;N1:90 kg/hm;N2:150 kg/... 范龙关键词:水稻 生物炭 氮素利用 土壤特性 文献传递 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2016年 为了研究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对杂交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辐射利用率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在湖南省浏阳市以杂交稻泰优390、五优308为材料和在广东省肇庆市以五优308为材料,进行印刷播种和常规播种的秧苗素质比较以及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试验点印刷播种的叶龄、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明显高于常规播种。单本密植机插的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显著低于常规机插,但单本密植机插的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常规机插,增产10.28%~13.96%,达到显著水平。从穗部性状来看,单本密植机插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着粒密度和单穗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在生长前期,单本密植机插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低于常规机插,而成熟期干物质量比常规机插高0.61%~9.45%,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机插。此外,单本密植机插的截获辐射量和截获率低于常规机插,而辐射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机插。由此可见,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不仅可以降低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还能增加每穗粒数、总颖花数、千粒重及提高结实率、收获指数和辐射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 谢小兵 王玉梅 黄敏 赵春容 陈佳娜 曹放波 单双吕 周雪峰 李志斌 范龙 高伟 邹应斌关键词:杂交稻 干物质 单本密植机插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点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 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秧龄下,单本机插的处理分蘖数均少于常规机插,但成穗率、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比常规机插平均高18.36%、21.00%和26.92%;单本机插分蘖中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常规机插,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要高于常规机插;单本机插分蘖中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干物质量分别比常规机插高0.02 g、0.11 g和0.37 g;单本机插在15、20、25和30 d秧龄下的产量分别较常规机插高10.08%、11.08%、18.64%和20.07%。由此可见,杂交晚稻采用单本密植机插,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形成个体优势,增加二次枝梗数,扩大库容量,提高齐穗后群体干物质量,进而获得高产。 方升亮 单双吕 张恒栋 曹放波 陈佳娜 范龙 赵春容 王玉梅 周雪峰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杂交晚稻 机插 秧龄 干物质 油菜茬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摘要) 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因其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油菜茬水稻免耕机插栽培技术"(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255029.9)是本研究团队针对多熟制(油-稻-稻、油-稻)水稻规模化... 范龙 黄敏 曹放波 谢小兵 周雪峰 高伟 李志斌 邹应斌关键词:干物质生产 机插条件下不同米粉稻品种产量形成特点与辐射利用率比较 被引量:2 2017年 于2016年早、晚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对湖南常用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的产量形成特点和辐射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季陆两优996的产量比中嘉早17和中早39高35.34%~46.18%,差异显著;晚季各品种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早季陆两优996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14.77%~29.41%、6.11%~13.20%、23.34%~34.78%、9.96%~10.65%;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7.29%~13.75%和14.86%~18.93%。 张恒栋 黄敏 单双吕 赵春荣 陈佳娜 曹放波 范龙 王玉梅 邹应斌关键词:干物质积累 不同氮肥水平下蚯蚓粪施用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采用大田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N1,9 g/m^2;N2,12 g/m^2;N3,15 g/m^2)下不同蚯蚓粪施用量(EC0,0;EC_1,16.88 kg/m^2;EC_2,33.76 kg/m^2)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40 d后EC_2和EC_1处理的茎蘖数均显著高于EC0(P<0.05);幼穗分化期和乳熟期EC0处理的SPAD值均显著低于EC_1和EC_2处理(P<0.05);齐穗期EC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2.7%和80.7%,地上部总干物质量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0.6%和59.8%;成熟期有效穗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水稻产量均表现为EC_2>EC_1>EC0,EC_2和EC_1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比EC0处理多41.5%和21.3%、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比EC0处理高47.7%和25.8%、产量分别比EC0处理高35.4%和34.3%。由此可见,施用蚯蚓粪便可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叶面积、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量,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 赵春容 单双吕 王玉梅 罗凯 周雪峰 黄敏 张恒栋 范龙 曹放波 陈佳娜 方升亮 邹应斌关键词:水稻 不同冬季作物对早稻的影响(摘要) 一年多熟是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但多熟条件下如何保证耕地质量事关其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拟在双季稻区探索一条利用冬季作物的养地途径,于2014年冬季开始分别在湘北(岳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湘中(湖南农业大学浏阳试验基地... 李志斌 周雪峰 高伟 范龙 黄敏 邹应斌不同氮肥水平下生物炭施用对杂交中籼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2016—2017年,以杂交中籼稻品种Y两优1号和珞优934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施用(C0:0 t/hm^(2)、C1:20 t/hm^(2))对不同氮肥水平(N0:0 kg/hm^(2)、N1:90 kg/hm^(2)、N2:150 kg/hm^(2))下杂交中籼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实率、千粒重、齐穗期或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而明显降低了收获指数。增施氮肥对杂交中籼稻增产显著,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齐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而不利于提高结实率和收获指数。 赵春容 范龙 陈佳娜 曹放波 尹小红 黄敏关键词:杂交水稻 生物炭 氮肥 生物炭施用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为探明生物炭施用对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早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N0,0 kg N/hm^2;N1,90 kg/hm^2;N2,150 kg N/hm^2)对施炭(C1,20 t/hm^2)和不施炭(C0,0 t/hm^2)处理早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和收获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2015年N1水平外,C1处理的产量均低于C0处理,其中,2016年C1处理的平均产量比C0处理低12.85%;2015年和2016年C1处理的千粒重分别比C0处理低2.46%~4.12%和2.55%~3.76%;齐穗后C1处理干物质生产量高于C0处理,但其收获指数低于C0处理,2015年和2016年C1处理与C0处理的收获指数最大相差5.33个和4.0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早稻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进而导致早稻减产。 范龙 单双吕 张恒栋 陈佳娜 赵春容 曹放波 王玉梅 黄敏 邹应斌关键词:生物炭 早稻 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