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杨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周围浸润的PD-L1+CD19+B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上PD-1、PD-L1及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研究 目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PD-L1、肿瘤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上 ...
- 兰杨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靶点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每组28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5 d,两组的蛋白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大部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0 d,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机体代谢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更为适用的手术方式。
- 吴涛陆春雷葛晨兰杨龚龙伟
- 关键词:开放式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机体代谢胃肠功能
- CD19+PD-L1+ B细胞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CD19+PD-L1+肿瘤浸润性B淋巴细胞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作用以及生物学意义,为进一步了解B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多种染色技术分析CD19+PD-L1+肿瘤浸润B细胞在31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标本、1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标本、15例导管内原位癌患者标本和13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趋势性检验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CD19+PD-L1+ B细胞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生物学意义。结果(1)CD19+PD-L1+ B细胞在乳腺浸润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原位癌组织中(P﹤0.0001);(2) CD19+PD-L1+ B细胞的浸润与HER2的相关性接近统计学意义(P=0.073)。结论 CD19+PD-L1+B细胞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CD19+PD-L1+ B细胞在乳腺浸润癌中的是否介导免疫逃逸以及对其它免疫效应性细胞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万玉秋兰杨顾永平管红庚谢芳
- 关键词:CD19PD-L1浸润性乳腺癌
- 疝环充填式与腹膜前双层补片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 2017年
-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与腹膜前双层补片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无张力修补。其中,实施疝环充填式25例(A组),实施腹膜前双层补片术25例(B组)。结果 B组患者术后复发0例,A组术后复发1例,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恢复情况指标,A组患者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疝环充填式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吴涛葛晨兰杨龚龙伟陆春雷
-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