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昌锋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治疗肱骨
  • 2篇卒中
  • 2篇肱骨
  • 2篇肱骨外上髁
  • 2篇肱骨外上髁炎
  • 2篇外上髁炎
  • 2篇离心训练
  • 2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2篇骨外
  • 1篇单侧
  • 1篇单侧空间忽略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结合
  • 1篇动功
  • 1篇短期疗效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 1篇熏蒸结合
  • 1篇治疗师

机构

  • 6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顺天堂大学

作者

  • 7篇王昌锋
  • 4篇张大威
  • 2篇章晓峰
  • 1篇杨婷
  • 1篇徐守宇
  • 1篇葛秋华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健侧下肢力量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侧下肢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观察健侧力量训练后交叉迁移效应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健侧下肢力量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lg-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分、Berg平衡评分和计时步行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计时步行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健侧力量训练后交叉迁移效应可以提高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其平衡和步行能力。
杨琳葛秋华谢雨晴邓森军王昌锋黄华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
高空作业人员伤后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空作业人员伤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我科的30例高空作业人员伤后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30例患者中,5例完全康复,12例显著有效,8例有效,5例稍好。康复治疗后患者的Barth...
王昌锋
文献传递
中药熏蒸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肱骨外上髁炎(1ateral epicondylitis,LE)又称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疾病,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1%~3%[1],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甚至高达7%以上[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王昌锋徐守宇张大威章闻捷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中药熏蒸
同理心教育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康复医学的疾病谱涵盖内、外、妇、儿多个临床学科,这些患者多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等[1]。由于病种繁多,患者群体多元化和康复服务需求多样化,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最大支持,提升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
张大威骆燕群章晓峰章晓峰王昌锋
关键词:慢性病患者康复治疗专业康复治疗师康复服务沟通能力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改善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动态平衡的影响
目的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动态平衡,观察并评价该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动态平衡的疗效。明确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动态平衡的特点和优势,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
王昌锋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虚拟现实
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离心训练(EE)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E)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40例我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离心训练作为对照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作为治疗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问卷(ADL)和无痛握力值(PFG)进行疗效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无痛握力值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对肱骨外上髁炎,单纯的离心训练和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无痛握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离心训练。
王昌锋张大威章闻捷杨威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离心训练
电针结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治疗慢性中段跟腱病的短期疗效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治疗中段跟腱病短期疗效。方法将66例年龄在18~60岁的中段跟腱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的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方案治疗,试验组在离心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及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评估休息时和活动后跟腱部位疼痛;采用维多利亚体育研究中心跟腱评估问卷(VISA-A)评估跟腱病综合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休息时和运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VISA-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84、7.06、18.84、7.56、13.68、7.25,P均〈0.05)。且试验组休息时和运动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ISA-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82、13.99、7.01,P均〈0.05)。结论电针结合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可明显缓解中段跟腱病患者疼痛,提高短期疗效。
张大威杨婷章晓峰章闻捷王昌锋
关键词:电针离心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