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波 作品数:8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分自动编码器的网格简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分自动编码器的网格简化方法,涉及网格简化技术领域,先接收原始三角网格,构建编码器模块,以非结构化网格作为输入,利用改进的MeshCNN提取局部非结构化特征,有选择合并面片逐步简化网格,构建... 李随群 曾波 吴亚东 蓝集明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分离及其卵黄抗体的抑龋作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筛选致龋性变形链球菌并研究其卵黄抗体的抑龋作用,以期为龋齿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某幼儿园5~6岁的儿童龋病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变形链球菌菌株,并通过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分析菌株的血清型、产酸和黏附能力。以灭活变形链球菌为抗原免疫产蛋鸡,提取其鸡蛋特异性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Y,IgY)。用e型变形链球菌感染12只SD大鼠,待第16周大鼠形成稳定龋齿后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6只)饲料中添加特异性IgY,对照组大鼠(6只)饲料中添加普通IgY。继续饲喂、观察8周后处死大鼠,使用Keyes计分法评价大鼠的龋损程度。结果从儿童牙菌斑中分离出7株变形链球菌,其中c、e、f、k血清型分别有3、2、0和2株。所有菌株均表现出与UA159标准菌株相似的形态及生化特征,具有较强的产酸和黏附能力;但同为c型的菌株其产酸和黏附能力不同。应用e型变形链球菌感染大鼠16周后,其下颌牙齿均出现龋洞,给予特异性IgY治疗后,实验组大鼠Keyes计分分值[(16.4±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30.2±9.3)分](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7株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菌株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化特性,但在产酸和黏附能力方面,即使是同一血清型也有显著差异;e型变形链球菌具有独立的致龋能力,应用抗变形链球菌IgY作为被动免疫治疗剂可有效抑制龋齿的发展。 李兴玲 张智 李再新 邓宁君 曾波 陈咏梅关键词:卵黄抗体 EtherCAT有线转无线通信的机器臂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therCAT有线转无线通信的机器臂控制系统,包括管理中心上位机PLC、机器臂无线通信管理中心、多个机器臂无线通信终端和多个通信终端下位机PLC;所述管理中心上位机PLC通过EtherCAT总线与所述机... 蓝集明 符长友 曾波 陈艳一种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大量表达鸡载脂蛋白apo VLDL‑II重组蛋白,将纯化的apo VLDL‑II抗原与适宜佐剂制备成疫苗;将制备的疫苗免疫产蛋鸡,显著地降... 张智 曾波 李再新文献传递 变形链球菌gtf S、gbp B基因的串联表达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串联表达变形链球菌毒力基因gtfS、gbpB的重组融合蛋白,将其作为免疫抗原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并研究该卵黄抗体的免疫活性。方法:以变形链球菌标准菌株UA159的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gtfS的CAT区和gbpB的SYI区,以SOE-PCR方法将其串联成基因片段CAT-SYI。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F和XhoⅠ及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质粒pET32a-CAT-SYI,转化表达菌株E. coli BL21,用1 mmol/L IPTG诱导表达后超声破碎重组菌,将提取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免疫产蛋鸡并从鸡蛋中提取卵黄抗体,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斑点杂交分析该抗体的特异性和免疫活性。结果:经PCR、SOE-PCR成功扩增出约750 bp的串联基因CAT-SYI,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其表达产物约50 kD,与目的蛋白大小符合。ELISA间接法测得卵黄抗体的效价可达1∶100 000以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IgY的特异性,在相对分子量约为35 kD和70 kD处出现相应的条带,斑点杂交检测结果显示特异性卵黄抗体具有识别变形链球菌的能力。结论:制备的特异性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抗变形链球菌免疫活性,为免疫防龋奠定了基础。 张忠宝 孙礼进 曾波 陈咏梅 张智 李再新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卵黄抗体 免疫活性 一种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疫苗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大量表达鸡载脂蛋白apo VLDL ‑ II重组蛋白,将纯化的apo VLDL ‑ II 抗原与适宜佐剂制备成疫苗;将制备的疫苗免疫产蛋鸡... 张智 曾波 李再新家兔肠道微生物ERIC-PCR指纹图谱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构建不同周龄健康家兔及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二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性,为优化家兔饲养和疾病防治打下基础。【方法】收集1~8周龄健康家兔与腹泻家兔粪便样本,分离肠道微生物并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其16S r DNA与ERIC,构建ERIC-PCR指纹图谱,对不同周龄健康家兔及腹泻家兔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肠道微生物迅速在1周龄仔兔肠道中定植且总量达最高值,其后不断减少,5周龄后总量趋于稳定,且1周龄仔兔与5周龄后(断奶后)家兔的肠道微生物总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肠道微生物ERIC条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各周龄出现了不同的特征性ERIC条带。与同一周龄健康家兔相比,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ERIC条带明显减少,条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菌群多样性低于健康家兔。【结论】随着周龄的增加,健康家兔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与同一周龄健康家兔相比,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明显改变,多样性明显降低,且出现健康家兔中未出现过的优势菌群,进一步证明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家兔生长发育和腹泻存在关联性。 曾波 张智 李再新关键词:家兔 肠道微生物 菌群结构 ERIC-PCR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