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2篇大豆
  • 1篇调控基因
  • 1篇疫霉
  • 1篇疫霉菌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同源
  • 1篇突变
  • 1篇拟南芥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筛选
  • 1篇资源筛选
  • 1篇细菌性斑点病
  • 1篇开花
  • 1篇抗性
  • 1篇抗性鉴定
  • 1篇抗性品种
  • 1篇混合菌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陈庆山
  • 4篇刘丽敏
  • 3篇刘春燕
  • 3篇辛大伟
  • 3篇付营
  • 3篇刘洋
  • 2篇蒋洪蔚
  • 2篇李长育
  • 1篇武小霞
  • 1篇傅永福
  • 1篇张晓玫
  • 1篇陈福禄
  • 1篇谷月
  • 1篇陈琳
  • 1篇王雅楠
  • 1篇尹燕斌
  • 1篇林美静
  • 1篇张艳娇
  • 1篇王锦辉

传媒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根瘤菌HH103 Ⅲ型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突变方法改进
2015年
突变基因的编码序列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三亲杂交是利用细菌结合的特性使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通过外源DNA与基因组目标序列发生同源重组,进而实现突变目标基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同源臂的长度和混合菌比例,明确其对三亲杂交效率的影响。以根瘤菌HH103的芋型效应因子编码基因nop B、nop C、nop L为例,对混合菌(根瘤菌,帮助菌株,供体菌株)的比例和同源臂的长度设置了不同的梯度组合,探讨根瘤菌Ⅲ型效应因子突变的高效方法。结果显示,左右同源臂的长度为521 bp、861 bp时和三种菌混合的比例为2:1:1的因素组合,是突变目标基因最高效的组合方法。本研究所改进方法可为根瘤菌及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基因高效突变研究提供参考。
付营辛大伟刘洋王锦辉李长育刘丽敏于仁敬尹燕斌谷月邱海阳王雅楠刘春燕陈庆山
成花素基因FT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是关系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成花素FT基因是最重要的开花促进基因。FT不仅是开花各个途径的关键整合子,还参与其他重要发育过程:例如促进气孔开放、花发育、块茎和鳞茎的生长。在长期进化过程中,FT基因的序列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开花功能相当保守;同时,在不同物种间FT基因的功能又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而FT基因的调控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物种的发育和生态特点,表现出FT调控机制在生物节律、组织特异性、发育上的特异性。本综述简要介绍FT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在物种间的保守性和多样性,以期展示FT基因研究的最新概貌。
刘丽敏陈福禄张晓玫武小霞陈庆山傅永福
关键词:拟南芥开花成花素FT调控基因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品种和种质资源筛选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我国东北大豆产区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采用室内高压喷雾接种法,利用分离的假单胞杆菌Psgneau001菌株接种黑龙江省主栽品种211份和东北大豆核心种质192份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栽品种抗性材料占34%,感病材料占51%,中间材料占15%;东北大豆核心种质抗性材料占57%,感病材料占26%,中间材料占17%。试验所获抗病种质资源可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优质候选材料。
陈庆山于仁敬辛大伟孟辉邹佳男魏巍林美静付营刘洋刘丽敏刘春燕蒋洪蔚
关键词:细菌性斑点病大豆抗性鉴定种质资源
GmHIR1基因的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获取Gm HIR1相关生物信息学信息,分析与其他植物HIR的进化亲缘关系,进行启动子原件和结构的预测,分析其潜在调控功能,并研究该基因在疫霉菌侵染大豆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mHIR1进行分析和功能预测,将大豆疫霉菌侵染抗病品种绥农10号和感病品种合丰25,分7个时间点进行取样,对GmHIR1的表达情况进行qRT-PCR分析。[结果]Gm HIR1启动子含有11个作用元件,该基因编码蛋白含有stomatins和prohibitin两个结构域,表达分析表明Gm HIR1在接种疫霉菌36 h之前,在抗病品种绥农10号中表达明显增加,而在感病品种合丰25中变化不明显,36 h之后,在两个品种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结论]Gm HIR1与多种生理反应相关,并且确认Gm HIR1与抗病大豆防御疫霉菌相关。
刘洋辛大伟付营李长育张艳娇于仁敬刘丽敏陈琳刘春燕蒋洪蔚陈庆山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疫霉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