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晋都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纳米
  • 7篇纳米银
  • 4篇毒性
  • 3篇细胞
  • 3篇A549细胞
  • 2篇毒理
  • 2篇毒理学
  • 2篇毒理学研究
  • 2篇毒性作用
  • 2篇氧化应激
  • 2篇小鼠
  • 2篇纳米材料
  • 2篇急性毒性
  • 2篇ICR小鼠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毒性评价
  • 1篇毒性研究
  • 1篇亚急性毒性
  • 1篇药动学

机构

  • 10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0篇薛玉英
  • 10篇孙晋都
  • 8篇唐萌
  • 5篇张婷
  • 3篇巩凡
  • 3篇王君君
  • 2篇孔璐
  • 2篇高晓洁

传媒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理药动学模型在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以生理学为基础的药动学模型,简称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是根据现有的人类或其他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及其生物化学数据建立,通过数学方法模拟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进而实现剂量外推和种间外推,预测化学物质在特定组织或时间内的剂量水平。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方面,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以及多聚纳米材料等都逐步建立了PBPK模型。PBPK模型不仅能提供纳米材料在体内动态变化情况,也对定量评价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将是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孙晋都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材料药动学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大鼠尾静脉注射纳米银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尾静脉注射两种不同粒径纳米银(AgNPs-20,PVP包被,标示银含量25%,20nm;AgNPs-100,无包被,标示银含量99.5%,100nm)溶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材料和方法】纳米银和PVP...
李婷竹张帮勇巩凡孙晋都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尾静脉注射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经口暴露纳米银28天致ICR小鼠氧化损伤效应
[目的]纳米银的广泛应用导致多元化的暴露日益增加,其安全性风险倍增。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目前相关研究虽多却无统一结论。本实验主要针对两种相同尺寸却不同包被的纳米银材料(20nm无包被和PVP包被纳米银,Ag-NP...
王君君孙晋都李婷竹高晓洁王秀娟苏雪荣薛玉英
关键词:纳米银毒性评价
PBPK模型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纳米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仍然是人们值得考虑的问题。通过构建一系列的细胞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对纳米材料作了相应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将实验数据合理外推至人群,是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
孙晋都薛玉英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毒理学生物安全性评价
文献传递
不同特性纳米银致ICR小鼠氧化损伤效应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暴露20 nm无包被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被纳米银(Ag NPs和Ag NPs-PVP)的亚急性毒性效应和对主要脏器的氧化损伤。方法通过ICR小鼠经口暴露Ag NPs和Ag NPs-PVP(10、50、250 mg/kg)28 d,计算脏器系数并检测生化指标及各脏器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硝酸银(Ag NO3)组和纳米银各剂量组小鼠体增重降低3.6%~86.3%,Ag NPs和Ag NPs-PVP高剂量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升高17.8%、19.8%、15.1%、6.5%、59.1%和46.9%、32.1%、66.5%、10.9%、69.7%,肝脏脏器系数降低5.5%~27.9%,肺脏、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升高8.5%~43.1%、8.0%~34.1%(P<0.05)。肝脏中2种纳米银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升高24.5%~157.8%和10.6%~153.21%,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肺脏中2种纳米银的MD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4.1%~111.6%,Ag NPs和Ag NPs-PVP中、高剂量组SOD活力和GSH含量均降低(P<0.05)。肾脏中2种纳米银的MDA含量明显升高14.7%~83.3%、SOD活力先升高再降低、GSH含量降低6.7%~31.3%,Ag NPs-PVP中剂量组SOD活力升高3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经口暴露纳米银对ICR小鼠可产生亚急性毒性,对肝脏、肺脏、肾脏可产生氧化损伤,且PVP包被纳米银的毒性高于无包被纳米银。
王君君孙晋都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氧化应激亚急性毒性
纳米银的银离子释放及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三种纳米银颗粒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不同溶液下的银离子释放动力学,并探讨纳米银释放银离子对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无包被20 nm、50 nm纳米银(nano-Ag20和nano-Ag5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20 nm纳米银(nano-Ag20PVP)颗粒分散于pH3.6醋酸盐缓冲液、pH6.0醋酸盐缓冲液和pH7.0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银质量浓度为0.2、0.5、1.0 g/L的悬液,37℃孵育后超速离心加超滤法分离出银离子,检测银离子含量。将nano-Ag20PVP分散于细胞培养液中,配制成银质量浓度为0、20、40、80、160 mg/L的染毒液,37℃孵育24 h和48 h后检测银离子含量。用nano-Ag20PVP悬液染毒A549和Hep G2细胞,银质量浓度为0.625、2.5、5、10 mg/L的硝酸银溶液作对照,MTT法比较细胞活力。[结果]nano-Ag20PVP分散较好,nano-Ag20和nano-Ag50有团聚现象。不同的pH条件下,三种纳米银的银离子含量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相同pH条件和质量浓度下,nano-Ag20PVP比nano-Ag20释放更多银离子(P<0.05);在pH7.0的1.0 g/L组,nano-Ag50的银离子比率高于nano-Ag20(P<0.05)。20 mg/L和160 mg/L nano-Ag20PVP染毒液中的银离子比率分别为0.02%和0.09%,孵育24 h和48 h后仅在160 mg/L组检测到比率分别为0.01%和0.02%的银离子。A549细胞和Hep G2细胞暴露nano-Ag20PVP染毒液24 h和48 h后,细胞内银含量和银离子比率都与染毒液的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暴露24 h后,Hep G2细胞内的银含量高于A549细胞(P<0.05),暴露48 h后,Hep G2细胞内的总银含量低于A549细胞(P<0.05);暴露24 h和48 h后,Hep G2细胞内的银离子比率低于A549细胞(P<0.05)。暴露于10~160 mg/L的nano-Ag20PVP 24 h和48 h后,Hep G2细胞的存活率高于A549细胞(P<0.05);暴露于5、10 mg/L的硝酸银24 h和48 h后,Hep G2细胞的存活率高于A549细胞(P<0.05);在相同质量浓度(5、10 mg/L)下,nano-Ag20PVP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硝酸银组(P<0.05)。[结论]有包被的纳米银比无包被的纳米�
孙晋都张帮勇李婷竹高晓洁王君君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银离子A549细胞HEPG2细胞细胞毒性
纳米银诱导不同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A);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体外增殖的影响。【材料...
张帮勇孙晋都李婷竹张婷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增殖抑制A549细胞GES-1细胞
文献传递
纳米银对人肺癌和肝癌细胞毒性的差异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人肺癌(A549)和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银对两种细胞系毒效应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用20、40、80、160、320、640μg/mL的纳米银分别染毒A549和HepG2细胞,染毒时长均为24和48 h,以细胞培养液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细胞内GSH含量和SOD活力。除上述各染毒组,两种细胞均另设置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160μg/mL纳米银染毒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24和48 h后,≥40μg/mL剂量组A549细胞和所有剂量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或P〈0.01);与相同染毒条件下的A549细胞比较,40~640μg/mL剂量组HepG2细胞的存活率较高(P〈0.05或(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检测发现,纳米银染毒A549细胞24 h后,40 pg/mL剂量组SOD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GSH含量上升(P〈0.05);染毒48 h后,SOD活力和GSH含量在40~160μg/mL剂量组下降,其中80μg/mL剂量组GSH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纳米银染毒HepG2细胞24、48 h后,SOD活力和GSH含量都表现为上升,其中40、80μg/mL组SOD活力和20μg/mL组GSH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细胞凋亡率检测发现,染毒24 h时,各剂量组A549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组HepG2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染毒48 h时,≥40μg/mL剂量组A549细胞和160μg/mL剂量组HepG2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使用NAC预处理细胞后,160μg/mL剂量组两种细胞系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纳米银可以引起A549和HepG2细胞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而细胞内不同的SOD和GSH改变可能是纳米银引起两种细胞系不同毒作用的原因之一。
张帮勇李婷竹孙晋都沈埝秋张婷孔璐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A549细胞HEP氧化应激
硝酸银和不同粒径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生物分布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硝酸银和2种粒径纳米银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蓄积靶器官。方法选取36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上述4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0mg/mL纳米银溶液(纳米银颗粒直径为100nm,生理盐水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0mg/kg;1.67mg/mL硝酸银溶液(葡萄糖溶液配制),银注射剂量为3mg/kg;30mg/m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生理盐水配制),注射剂量为90mg/kg。(1)毒性实验。注射后14d内每日行大体观察,记录注射前分别与注射后1、7、14d的体质量差值。于注射后1、7、14d每组各取3只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之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组织,计算各个脏器系数。选取脏器系数变化明显的脏器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2)生物分布实验。选取小粒径纳米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硝酸银组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标本,每组各时相点3个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各脏器银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LSD检验、Dun-nett’s T3检验。结果(1)对照组和硝酸银组大鼠注射后大体情况无异常;2个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ld}十;现状态不佳、眼部有黑色分泌物等现象,注射后3d起恢复。(2)与对照组比较,硝酸银组、大粒径纳米银组大鼠注射后14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1);小粒径纳米银组大鼠该指标则与之接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另3组大鼠注射后1、7d与注射前的体质量差值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
李婷竹巩凡张帮勇孙晋都张婷孔璐薛玉英唐萌
关键词:金属纳米粒子硝酸银毒性作用生物分布
不同大小纳米银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尺寸纳米银(20 nm和100 nm)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并计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为纳米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两种不同粒径的纳米银材料AgNP-20(20 nm,标示银含量25%,PVP包被...
薛玉英巩凡张帮勇孙晋都李婷竹张婷唐萌
关键词:纳米银SD大鼠体内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