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欢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卒中
  • 6篇康复
  • 4篇脑卒中
  • 3篇上肢
  • 3篇机器人
  • 2篇带教
  • 2篇卒中患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带教
  • 2篇康复治疗
  • 2篇康复治疗专业
  • 2篇教学
  • 1篇电刺激
  • 1篇动功
  • 1篇虚拟现实
  • 1篇学法
  • 1篇学法探讨
  • 1篇血性
  • 1篇训练机器人

机构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周欢霞
  • 7篇于小明
  • 7篇王宏林
  • 6篇蒋黎明
  • 2篇周一心
  • 2篇詹青
  • 1篇韩振翔
  • 1篇胡聃
  • 1篇李琦
  • 1篇张宏
  • 1篇许文杰
  • 1篇褚立希
  • 1篇祁丽丽
  • 1篇吴绪波
  • 1篇顾金龙
  • 1篇孟宪伟
  • 1篇刘倩雯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入海外师资在康复治疗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2016年
临床教学是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治疗所必须的不同的智力技能和精神运动技能的媒介.而临床康复治疗教学是帮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动到康复治疗的实践当中去,使学生获得应该有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教学形式.
于小明周一心吴绪波李琦周欢霞蒋黎明王宏林
关键词:康复治疗师临床带教
基于PBL教学法探讨院校共建团队教学模式在康复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医院-学校"共建团队教学模式在康复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及实践成效。方法: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4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以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38人作为实验组,在PBL教学的基础上实施院校团队一体化教学模式;将2组学生出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论成绩、临床康复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调研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康复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综合能力自评表和临床带教老师评价表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实施院校共建团队教学模式,有助于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增强了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
于小明黄尚军周欢霞蒋黎明胡聃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带教康复治疗专业
上肢虚拟现实机器人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上肢虚拟现实机器人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本体感觉、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ioMaster上肢虚拟现实互动训练,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本体感觉障碍患有率、Fugl-Meyer评估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本体感觉障碍患有率低于治疗前,且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本体感觉障碍患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虚拟现实机器人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预后,促进功能恢复。
周欢霞黄尚军刘倩雯于小明王宏林徐海辰吴绪波
关键词:脑卒中本体感觉障碍
人-环境-作业模式促进脑卒中后手和上肢功能的康复被引量:12
2016年
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典型症状,其中手和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作业表现,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本文基于人-环境-作业(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PEO)模式,从人、环境、作业活动和作业表现等方面,探讨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以期提升人们对中国脑卒中患者作业治疗内涵的理解。通过作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表现,减轻功能受限程度,增强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欢霞于小明刘倩雯王宏林王川吴萍詹青
关键词:卒中康复手功能上肢功能
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被随机分入常规平衡训练组(对照组)和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组(研究组),每组均21例。训练前以及训练6周后对2组患者的动静态平衡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Berg平衡量表的评估。结果::训练6周后,研究组的静态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的前后方向评分的改善并不显著(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的动态平衡整体、向前、向前左和向前右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但向左和向右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并不显著(P值均>0.05);对照组仅向左和向右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训练效果的能力显著优于常规的平衡训练,其中向前、向左、向右、向前左和向前右这5个方向上平衡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
于小明周欢霞王宏林蒋黎明詹青
关键词:帕金森病
关刺温针法复合易化技术治疗缺血性卒中痉挛性偏瘫运动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观察关刺温针法结合康复技术对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关刺温针组30例,采用关刺温针法治疗;关刺温针结合康复组30例,针刺后采用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点分别采用上肢MAS评分评估上肢抗痉挛疗效,FMA功能活动评分评估运动功能能力,BI评分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时间点关刺温针组结合康复组在FMA评分、上肢MAS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单用康复或关刺温针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关刺温针组结合康复组在B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单用康复或关刺温针组相,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刺温针法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卒中后痉挛期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韩振翔祁丽丽褚立希周一心张宏许文杰王宏林周欢霞凌隽
关键词:关刺BOBATH技术痉挛性偏瘫
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患者12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实验组采用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步长、步频、步速参数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采用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促使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王宏林于小明孟宪伟周欢霞蒋黎明徐海辰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治疗脑干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集的77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9),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20min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15min冰柠檬刺激,试验组给予15min冰柠檬刺激联合气脉冲训练,每天2次,每周5d,训练4周。治疗后,采用GUSS评估量表评估吞咽功能并计算吞咽障碍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GUSS吞咽功能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试验组GUSS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3.382,P<0.01),且试验组治疗吞咽障碍的有效率更高[(92.1%vs 76.9%),P<0.05]。结论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红玲张杰周欢霞蒋黎明吴绪波黄尚军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吞咽障碍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SDS)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30~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24例、试验组B25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A患者采用SDS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试验组B患者仅采用SDS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配合干扰电治疗。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治疗评价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进行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3周后的JOA下腰痛治疗评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试验组A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SDS配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30~60岁年龄段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腰腿痛效果明显,且优于单纯应用SDS治疗和常规牵引配合干扰电治疗。
于小明周欢霞蒋黎明王宏林顾金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肢机器人训练联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老年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训练联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0月—202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上肢机器人训练,试验组在进行上肢机器人训练的同时辅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连续8周,共40次治疗。干预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表面肌电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RM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并比较2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肌痉挛、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前,2组各指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UE评分、iEMG值、RMS值以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MAS等级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FMA-UE评分、iEMG值(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RMS值(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肱二头肌MAS等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联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可能优于单独的上肢机器人训练。
周欢霞段宏霞赵忠志胡军
关键词:老年功能电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