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平滑肌
  • 2篇前列腺
  • 2篇穹窿
  • 2篇小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CT增强
  • 2篇CT增强扫描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毒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江斌
  • 3篇孟旭辉
  • 2篇柏惠
  • 2篇葛余正
  • 2篇陈琪
  • 2篇杨刚
  • 1篇徐涌
  • 1篇贲晶晶
  • 1篇童星
  • 1篇王冬冬

传媒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CT和M...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图迈机器人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使用国产图迈机器人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观察其安全性及使用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前列腺癌患者40例,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采取保留膀胱颈和最大长度功能性尿道的手术方法。按使用机器人系统不同,分为观察组(图迈机器人组)和对照组(达芬奇机器人组),观察机械臂安装时间、腔内手术时间、尿道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控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机械臂中位安装时间分别为6 min vs 5 min(P>0.05),腔内手术中位时间分别为146 min vs 130 min(P<0.05),尿道吻合中位时间分别为19 min vs 16 min(P<0.05),术中中位出血量分别为200 ml vs 150 ml(P>0.05)。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尿控恢复率分别为9/15(60.0%)vs 16/25(64.0%)、12/15(80.0%)vs 19/25(76.0%)、14/15(93.3%)vs 23/25(92.0%),15/15(100%)vs 24/25(9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图迈机器人系统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尿控效果满意。
位志峰陈宇豪朱泽鹏蒋齐熊宇陆烽烽宋震乾江斌朱晓峰冯天昊徐晓峰杨刚魏武姚爱兵葛京平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尿控
CT增强扫描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收治、有完整CT增强扫描和病理结果的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25例,所有病灶最大径不超过5厘米。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值有无差异,以及两组净强化CT值和净减退CT值之间有无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指标,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平扫CT值低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高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0.05。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的净强化CT值及净减退CT值均高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0.05),净强化CT值对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具有独立预测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结论CT增强扫描可以为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均质性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江斌姚爱兵葛余正孟旭辉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CT增强扫描
穹窿主体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穹窿主体蛋白(major vault protein,MV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野生型小鼠VSMCs,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或15%胎牛血清(FBS)刺激VSMCs增殖,Western blot检测VSMCs的MVP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特异性分化标记物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然后用PDGF-BB刺激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o SMCs),检测MVP的表达差异。再分别分离培养野生型小鼠和MVP敲除型小鼠的VSMCs,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两者的增殖能力;同时用si RNA干扰的方法,使HAo SMCs中MVP低表达,检测其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用PDGFBB或15%FBS刺激VSMCs后,MVP表达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下降,α-SMA和SM22α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MVP缺失或低表达情况下,VSMCs的增殖能力均下降。结论:MVP在VSMCs增殖中起了重要作用。
童星江斌柏惠陈琪
关键词:增殖
一种靶向巨噬细胞过表达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一种靶向巨噬细胞过表达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属于疾病靶向治疗领域,利用慢病毒感染骨髓细胞再结合骨髓移植的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小鼠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过表达。相比于转基因小鼠构建等技术,时效性更高。
陈琪贲晶晶江斌王冬冬张永静徐涌柏惠
文献传递
男性膀胱癌中苯胺毒性相关的lncRNA的鉴定和肿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3年
目的:苯胺中毒被认为是介导男性膀胱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也被证明影响男性膀胱癌的预后。因此,本次研究拟筛选鉴定与男性膀胱癌高敏感性的苯胺中毒相关的lncRNA,并据此尝试构建肿瘤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了410个组织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数据,所有样本被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苯胺中毒相关的lncRNA被区分出来,然后进行单变量COX和多变量COX回归,与LASSO回归并行,以建立与苯胺中毒相关的lncRNA风险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散点图、C指数、ROC曲线、列线图、PCA分析以及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来检验风险模型的准确性并预测患者生存。结果:筛选并确定了7个苯胺中毒相关lncRNA(LINC01184、LINC00513、LINC02443、SMARCA5-AS1、BDNF-AS、SOD2-OT1、HYI-AS1),并基于此构建了其与膀胱癌肿瘤恶性进展高敏感性的风险预测模型。且验证了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测试组和整个队列不同阶段的总生存期(OS)。结论:鉴定了7个苯胺中毒相关lncRNA,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苯胺中毒相关lncRNA风险模型,为预后评估提供新的见解,并有可能指导男性膀胱癌的综合治疗。
蒋齐位志峰熊宇江斌姚爱兵
关键词:苯胺中毒长链非编码RNA
改良阴囊镜手术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阴囊镜手术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应用。方法:选取睾丸鞘膜积液患者45例,分为常规阴囊镜(TSS)组22例和改良阴囊镜(MSS)组23例。MSS主要改良点在于术中使用向内弯折60°的针状电极替代TSS手术中的环状电极。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损伤、切口感染、阴囊水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SS组与MSS组在患者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P>0.05)。与TSS组相比,MSS组在手术时间[TSS:(32.86±3.80)min,MSS:(26.13±2.81)min,P<0.05]、切口长度[TSS:(14.09±2.23)mm,MSS:(8.73±1.48)mm,P<0.05]、术后住院时间[TSS:(4.36±1.05)d,MSS:(2.00±0.90)d,P<0.05]均有明显优势;术后第1、2、3、7天切口VAS评分,MSS组显著低于TSS组[术后第1天:(3.09±0.79)分vs(4.41±1.05)分;术后第2天:(2.78±1.13)分vs(3.36±1.05)分;术后第3天:(1.74±0.86)分vs(2.65±0.72)分;术后第7天:(1.04±0.82)分vs(1.91±0.81)分,P均<0.05];术后第3、7天MSS组阴囊水肿明显轻于TSS组(P均<0.05)。两组均未导致睾丸或附睾损伤,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结论:改良阴囊镜手术在治疗睾丸鞘膜积液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减轻术后疼痛及阴囊水肿等优点。
冯天昊姚爱兵蒋齐朱晓峰熊宇宋震乾陆烽烽江斌位志峰
关键词:睾丸鞘膜积液疗效评价
不同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过程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对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4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穿刺径路不同分为经会阴组22例和经直肠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分离前列腺尖部时间、出血量、分离直肠前间隙时间、术后病理分期及切缘情况、术后直肠相关并发症、术后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结果:经会阴组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手术时间(115.55±10.90)min,分离直肠前间隙时间(17.64±2.13)min,分离前列腺尖部时间(6.36±1.00)min,出血量(193.64±20.37)mL,术后无直肠相关并发症;经直肠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手术时间(140.65±10.63)min,分离直肠前间隙时间(35.65±3.73)min,分离前列腺尖部时间(6.60±1.54)min,出血量(258.60±33.33)mL,术后无直肠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及切缘情况、术后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会阴组在手术时间、分离直肠前间隙时间、出血量均优于经直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穿刺活检术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成功率及直肠损伤率无明显差异,但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直肠前间隙干扰较小,能够缩短分离直肠前间隙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
蒋齐杨刚江斌孟旭辉姚爱兵魏武葛京平位志峰
关键词:经会阴穿刺经直肠穿刺
肾脏富血供肿瘤与乏血供肿瘤的CT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肾脏富血供肿瘤与乏血供肿瘤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收治、有完整CT增强扫描和病理结果的单侧肾脏肿瘤患者76例,其中富血供肿瘤49例,乏血供肿瘤27例。计算所有患者在CT增强动脉期肿瘤侧肾动脉中段的血管壁压力、血管壁剪切力参数与对侧的比值,比较富血供组与乏血供组有无差异。结果 富血供肿瘤组的血管壁压力比值(1.07±0.09 vs 1.04±0.06;P=0.016)、管壁剪切力比值(1.12±0.13 vs 1.01±0.05;P<0.001)均高于乏血供肿瘤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脏富血供肿瘤侧肾动脉较大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能会促进肿瘤内微血管的形成,CT增强扫描动脉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江斌姚爱兵葛余正陆烽烽
关键词:肾脏肿瘤CT增强扫描血流动力学
穹窿主体蛋白在肥胖引起的代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肝脏异位脂质沉积等代谢紊乱。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低烈度炎症反应在肥胖相关性代谢紊乱中起关键作用,但具体的调控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穹窿主体蛋白(major vault protein,MVP)是核糖...
江斌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肥胖
文献传递
精囊源性盆腔平滑肌瘤1例报道
2023年
盆腔平滑肌瘤属于内脏软组织平滑肌瘤,多发生在女性子宫,而男性盆腔平滑肌瘤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精囊源性盆腔平滑肌瘤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0岁,因“发现盆腔肿物4月”入院。4月前患者因胸痛伴咳嗽10余日入住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蒋齐位志峰姚爱兵孟旭辉江斌熊宇葛京平
关键词:精囊肿瘤腹腔镜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