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实践背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探索——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被引量:2
- 2023年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顺利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此项工作主要由高校牵头,目的是对学生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专业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等基础薄弱。由万秋红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一书,从实践大背景出发,立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出现的原因,并就现存心理危机实行多方面的心理援助,以求探索出一套全面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有效减轻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影响,助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于彦君
-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援助心理疾病制度化建设
-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析
- 2021年
- 随着教育发展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行为、情绪心态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中健康成长,塑造健全的人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亦是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与优化。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问题尤为显著,对整体教育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对此,为建设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展开分析,围绕队伍建设健全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更好的推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给学生更优的教育团队。
- 于彦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积极心理健康关系的差异。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0—11月选取广东省4所大学的2502名学生(贫困生1295人,非贫困生1207人)作为被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青少年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量表总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在知识与智慧、勇气和自制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在好学、判断力、坚持、真诚、谦虚、宽容、自律、友善、感恩等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MHC-SF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贫困大学生在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P<0.05)。贫困大学生及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均与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正向预测力最高的均为精神卓越这一维度,不同的是,除开精神卓越维度外,能正向预测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是正义维度,而能正向预测非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为仁爱维度。结论高校要重视疏导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进一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精神卓越、知识与智慧、正义等积极心理品质来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余琼李响李玲于彦君
-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健康
-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思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是根据以往的执行经验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还比较低,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也不够健全。各大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本研究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现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构建路径。
- 于彦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
- 需求评估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
- 2022年
- 要想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需要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该文首先简要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概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与心理危机干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再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若干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化策略。
- 于彦君
-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危机干预
- 团体心理辅导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干预的实施对策和效果评价
- 2016年
-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比例不断上升;随着社会教育结构的变化,现代住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所以对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因为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感知更为敏感.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交流、解决矛盾、建立友情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于彦君孙东霞
-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宿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