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承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细胞
  • 2篇肢端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受体
  • 2篇蕈样
  • 2篇蕈样肉芽肿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白介素
  • 1篇异常症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色斑
  • 1篇色素性
  • 1篇色素性荨麻疹
  • 1篇色素异常
  • 1篇色素异常症
  • 1篇生物学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杭州市第三人...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丁承
  • 6篇王平
  • 5篇刘娇
  • 2篇许爱娥
  • 2篇郑俊惠
  • 1篇黎钊
  • 1篇刘东银
  • 1篇张小燕
  • 1篇王媚
  • 1篇沈宏
  • 1篇邢臣径
  • 1篇夏修蛟

传媒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2016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介素13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白介素13(IL-13)作为Th2相关细胞因子,临床上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IL-13及其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并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和分子治疗的靶点。而皮肤T细胞淋巴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并向表皮聚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来研究表明,IL-13及其与皮肤细胞T淋巴瘤密切相关,在肿瘤组织过表达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丁承王平
关键词:白介素13皮肤T细胞淋巴瘤
肢端网状色素异常症一例
2016年
患者男,11岁,全身黑褐色斑10余年,于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6个月无明显诱因,在颈部、双腋窝、腹股沟、腘窝等皱褶部位及四肢肢端、掌跖部出现黑褐色斑点,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缓慢发展并融合成网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渐发展累及下腹部,背部。既往史无特殊,否认长期服药史,否认内科病史,无类似家族病史。
丁承王平刘娇王媚郑俊惠邢臣径
关键词:色素异常症肢端家族病史黑褐色斑皱褶部位褐色斑点
面部花斑癣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花斑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易发生于脂溢部位如躯干上部和肩部,较少发生于面部。面部花斑癣具有独特的发病年龄与发生部位,与某些发生于面部的皮肤病难以鉴别。由于本病较为少见,临床分析报道较少,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集的16例面部花斑癣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马阳阳王平丁承刘娇夏修蛟许爱娥
关键词:花斑癣面部婴幼儿
蕈样肉芽肿白介素-13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意义
背景蕈样肉芽肿(MF)是最常见的皮肤淋巴瘤,约占皮肤T淋巴瘤的50%。MF区别于其他类型皮肤淋巴瘤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其具有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即临床表现为斑片乃至斑块的皮损进展极其缓慢,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不等。然而,...
丁承
关键词:皮肤淋巴瘤生物学行为基因治疗
成人色素性荨麻疹1例
2017年
患者男,29岁。全身红褐色扁平丘疹10余年,于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诉青春期后小腿出现红褐色丘疹,不能自行消退,近几年逐渐增多,剧烈运动和洗热水澡后局部潮红并水肿,伴轻度瘙痒。曾于外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皮疹无明显变化。患者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刘娇王平丁承李刘雨
关键词:色素性荨麻疹
白癜风患者皮肤黑素细胞自噬与临床类型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癜风患者皮肤黑素细胞自噬及其机制,分析黑素细胞自噬与白癜风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节段型白癜风(SV)患者9例(SV组)、泛发型白癜风(GV)患者11例(GV组),另取6例行包皮环切手术患者的切除包皮作为正常皮肤对照组。取白癜风患者白斑区周围正常肤色部位皮肤和对照组包皮的表皮黑素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雷帕霉素30 nmol/L进行自噬诱导。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现象,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强度,免疫印迹检测自噬标记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型(LC3Ⅱ)和黑素细胞功能性分子——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和2(TYRP1、TYRP2)蛋白含量表达。结果(1)自噬诱导前,对照组和SV组黑素细胞均观察到存在自噬现象,而GV组黑素细胞未见自噬;自噬诱导后,SV、GV和对照组黑素细胞自噬体数量均增多,LC3Ⅱ蛋白含量增加(SV组:0.58±0.10比0.37±0.06;GV组:0.57±0.16比0.22±0.08;对照组:0.67±0.09比0.46±0.12,均P〈0.01),且GV组自噬强度明显强于SV组和对照组。(2)自噬诱导前,SV和GV组黑素细胞的MITF、TYR、TYRP1和TYRP2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自噬诱导后,3组中MITF、TYR和TYRP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而TYRP2表达水平诱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存在自噬现象并影响功能性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类型相关。
聂慧琼王平张小燕丁承刘娇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自噬黑素细胞
累及肢端的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一例
<正>患者男,11岁,全身黑褐色斑,于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发育、智力良好,体型正常。皮肤科情况:颈侧、双腋窝、下腹部、腹股沟、背部对称分布的黑褐色平滑网状色素斑,边界不清,周围散在针头至绿豆...
丁承王平刘娇王媚郑俊惠邢臣径
文献传递
蕈样肉芽肿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受体在蕈样肉芽肿(MF)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0 年1月至2016年3月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经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或)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确诊的MF石蜡组织标本 34份,ⅠA期5例,ⅠB期9例,ⅡA期17例和ⅡB期3例。选择正常皮肤组织10份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IL-13、IL-13Rα1及IL-13Rα2的表达。结果 IL-13、IL-13Rα1和IL-13Rα2表达于各期MF皮损组织的异形淋巴样细胞和亲表皮性淋巴样细胞,IL-13Rα2几乎高表达于所有的MF皮损组织。正常皮肤组织及淋巴细胞均不表达IL-13及其受体。随着MF病程的进展,皮损组织IL-13及其受体表达率升高。IL-13、IL-13Rα1及IL-13Rα2的表达率在Ⅰ期MF皮损(分别为10.00% ± 3.14%、21.43% ± 6.88%、31.14% ± 6.38%)均显著低于Ⅱ期MF皮损(分别为27.50% ± 11.00%、39.45% ± 9.43%、44.40% ± 1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ⅠA期与ⅠB期之间以及ⅡA期与ⅡB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13及其受体尤其是IL-13Rα2有望成为MF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判的标志物。
丁承王平刘娇黎钊李刘雨刘东银郑俊惠沈宏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