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赛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型城镇化下的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对浙江省城际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同时尽可能准确反映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以浙江省最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分析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得出第一梯队城市只有杭州市,第二梯队城市有宁波、温州、嘉兴3个城市,其余7个城市在第三梯队.由此可知,浙江省城际之间呈金字塔型分布,塔尖城市数量少,中坚力量薄弱,塔底城市数量大,同时城际间差距较大,城市内部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于海滨冯革群马仁锋何春花张舵张赛赛晏慧忠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新型城镇化
- 宁波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计量被引量:1
- 2016年
- 遴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评价指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分层计量宁波市2002~2013年土地利用效益,并与其他五个同类城市对比。结果表明:12002~2013年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与同类城市相比仍较低,土地利用水平有较大提升潜力;2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城市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及布局有一定关系,宁波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挖潜;3宁波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变化呈现不同步性。
- 陈帷胜冯秀丽马仁锋张赛赛徐晖
-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功效系数法
- 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2017年
-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测度模型,并借助GIS空间表达工具,研究了2000~2013年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人口相对于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自然与经济两种资源承载力协调性较差,自然资源承载力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2)各地市间资源承载力差异显著,郑州、黄淮及南阳地区自然资源承载力强;郑州、南阳、洛阳及豫中、黄淮地区人口大市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强;仅有郑州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盈余状态,南阳及黄淮4市人口严重超载.
- 张赛赛冯秀丽马仁锋王腾飞吴丹丹徐晖范园园
-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GIS
- 基于点模式的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计量
- 2016年
- 基于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数据,在县域、镇域尺度上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两种空间分析方法,计量研究不同类型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宁波市各类型城镇低效用地整体分布广泛,局部相对集中,分布趋势皆为"西北—东南"向;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中旧厂矿与总体相似,都只在余姚中部出现一个高度集聚中心,呈现出"一核一带"的分布格局;旧城镇与旧村庄在余慈—中心城区—鄞奉轴线上出现若干高度集聚中心,并在市域范围内存在众多次级集聚中心,呈现出"多核多点"的分布格局。
- 张赛赛冯秀丽马仁锋刘文生晏慧忠徐晖范园园
- 宁波市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关系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工业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不同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基于宁波市2003—2015年工业发展和环境质量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从产业发展视角对宁波市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环境质量影响程度排名前三的产业分别为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而机械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产业次之,影响较小的依次为钢铁冶金业、石化产业、能源电力产业。
- 张赛赛冯秀丽马仁锋徐晖晏慧忠李林衡于海滨
- 关键词:环境质量
- 基于游客认知特性的旅游地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 2016年
- 以宁波市为例,综合空间计量方法与社会网络理论,探讨基于游客认知特性的城市旅游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宁波市旅游网络结构发育成熟但趋于固化模式,旅游发展后劲不足。2宁波旅游网络异质性增强,网络结构分层明显,部分旅游资源处于游客认知盲区,旅游流态在区域空间中差异显著。3部分旅游节点网络地位互动频繁,核心边缘化突出,旅游聚散能力和自身网络地位不协调且呈现不均衡的"长尾现象"。4在旅游网络结构研究中,空间分析能从宏观角度弥补网络分析在全局尺度表征区域整体结构特征的缺陷,把二者相结合作对比修正才能评判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
- 刘文生干青亚叶持跃张赛赛陈小龙
-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游客认知
- 镇域尺度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分析——以宁波市为例被引量:13
- 2017年
- 研究城镇低效用地对于协调城市用地空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数据,从不同城镇低效用地类型出发,在镇域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量研究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宁波镇域城镇低效用地分布具有显著集聚特征,旧村庄与旧厂矿集聚性强,旧城镇相对离散;旧城镇主要分布于余姚慈溪交界处及奉化;旧村庄团聚于奉化东北部、江北;旧厂矿在余姚形成"聚簇",在市域东南部出现连片"洼地",并主导总体分布格局.
- 张赛赛冯秀丽马仁锋徐晖范园园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 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地区土地资源消耗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各级城市管理者多注重城镇用地的外延扩展,却忽视其内涵挖潜,导致城镇地区存在大量的旧村庄、旧城镇、旧厂矿等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因此,城...
- 张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