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捷

作品数:7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2篇氮素
  • 2篇氮效率
  • 2篇冬小麦
  • 2篇行距
  • 2篇玉米
  • 2篇小麦-玉米
  • 2篇小麦品种
  • 2篇冠层
  • 1篇氮量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转化
  • 1篇冬小麦冠层
  • 1篇营养
  • 1篇砂姜
  • 1篇砂姜黑土
  • 1篇生物量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施肥

机构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捷
  • 6篇马新明
  • 5篇熊淑萍
  • 5篇王小纯
  • 3篇杜盼
  • 2篇张娟娟
  • 1篇贺德先
  • 1篇张志勇
  • 1篇杨习文
  • 1篇丁世杰
  • 1篇郭建彪
  • 1篇李煜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行距和播种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为明确行距和播种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垂直分布、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不增加水肥等投入的基础上,设置等行距(R_(1),20 cm+20 cm)、宽窄行(R_(2),12 cm+12 cm+12 cm+24 cm)两种行距方式和低(D_(1),120 kg·hm^(-2))、中(D_(2),157.5 kg·hm^(-2))、高(D_(3),195 kg·hm^(-2))3个播种量水平,分析不同处理组合下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冠层PAR的截获率及利用率、群体光合能力、生物量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总PAR截获率、上层PAR截获率均表现为R_(1)行距显著大于R_(2),而中层和下层PAR截获率则表现为R_(2)大于R_(1),且在中层差异显著;从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相同播种量下R_(2)行距光合势(LAD)、群体光合速率(CAP)、PAR转化率和利用率都显著高于R_(1),并以R_(2)D_(2)处理最大;冬小麦的群体生物量(BA)和不同层次叶片生物量(BL)均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单株生物量(BP)则相反。在同一播种量下,BA、BL和BP均在开花期之后表现为R_(2)行距高于R_(1),其中,BA、BP在成熟期行距间差异显著,中层和下层BL在D_(2)、D_(3)播种量下行距间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组合间冬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分别以R_(2)D_(3)、R_(2)D_(1)、R_(2)D_(1)、R_(2)D_(2)最大,其中,R_(2)行距下千粒重、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显著大于R_(1)。综上,改变行距可以改善小麦冠层中下层PAR的截获量,增强冬小麦单株和群体光合能力、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及转化效率,提高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在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应重视通过优化田间结构,塑造麦田理想的群体光合结构,以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光照资源,挖掘作物自身的光合生产潜力,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R_(2)D_(2)配置群体光合能力、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和产量最佳。
熊淑萍曹文博张志勇张志勇高明张捷沈帅杰王小纯马新明
关键词:冬小麦行距PAR光能利用生物量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氮素利用差异的分析被引量:82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吸收特性与地上部氮素利用的差异,明确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研究其根冠关系、根系生物量、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地上、地下部氮素转运分配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类品种小麦拔节期前根系特性无明显差异,拔节期之后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和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和氮低效品种周麦28氮素积累量和花后氮素吸收量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开麦20。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籽粒产量、植株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花前氮素转运量、氮素籽粒分配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周麦28、开麦20。与常规供氮水平相比,降低供氮量,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生物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成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降低,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升高。增加供氮量,根系生物量表现为周麦27、郑麦366、开麦20降低而周麦28增加。4个基因型小麦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活力、成熟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和产量均显著升高,而根冠比、氮素吸收效率、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降低。【结论】氮高效品种周麦27、郑麦366较
熊淑萍吴克远王小纯张捷杜盼吴懿鑫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根系氮素利用氮效率
小麦玉米一体化群体配置对小麦冠层结构和产量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探索冬小麦-夏玉米一体化种植中小麦的适宜群体配置模式,设置20cm^(-2)0cm(R1)、12cm-12cm-12cm-24cm(R2)及13cm^(-2)0cm(R3)三种行距处理方式和120kg·hm^(-2)(S1)、157.5kg·hm^(-2)(S2)及195kg·hm^(-2)(S3)三种播量,研究了行距和播量对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因小麦生育时期的变化而不同。在孕穗至开花期,R_1S_1处理的小麦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高于其他处理,开花期后R_2S_2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光合优势。其中,R_2S_2处理的小麦LAI、叶倾角(MTA)在开花期后高于其他处理,在花后10d之后其SPAD、Pn值最高。在不同处理中,R_2S_2处理产量最高,这主要归因于其有较高的穗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高产的最佳群体配置是行距12cm-12cm-12cm-24cm和播量157.5kg·hm^(-2)。
熊淑萍熊淑萍王小纯马新明王小纯魏钦钦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玉米行距播量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不同株高和抗倒性小麦品种茎秆中几种内含物的差异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讨不同株高冬小麦的抗倒性与茎秆内含物的关系,以矮秆抗倒品种(矮抗58、周麦17)、高秆抗倒品种(周麦30、许科1号)、矮秆不抗倒品种(中麦895、新麦18)和高秆不抗倒品种(许科196、烟农999)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四种类型小麦茎秆糖、氮、钾等内含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倒性小麦品种茎秆总糖含量、钾含量和全氮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一致。抗倒品种茎秆具有较高的总糖含量,其积累高峰阶段是拔节至开花期,不抗倒品种茎秆的总糖积累高峰阶段是开花至灌浆期;高秆品种的灌浆期总糖积累量显著高于矮秆品种。抗倒品种灌浆期至成熟期的茎秆钾外运量较低;矮秆品种茎秆钾含量高于高秆品种,但差异不显著。在茎秆生长阶段,不抗倒品种茎秆具有较高氮积累量和外运量,矮秆品种与高秆品种间两个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经通径分析,矮秆品种对抗倒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茎秆全氮含量,高秆品种为茎秆总糖和全钾含量。从几种元素相互比值看,抗倒品种有着较高的碳氮比和碳钾比,氮钾比相对较低;同一抗倒性品种株高间不同元素比值无显著差异。茎秆中各种内含物之间相互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茎秆抗倒伏能力,抗倒品种茎秆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可溶性总糖积累量、合适的碳氮比和碳钾比,灌浆期以后具有较低的钾外运量,这可能是抗倒伏的原因所在,而株高不是影响倒伏的主要因素,不同株高与品种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拔节期追肥改变茎秆中几种内含物比例来改善茎秆抗倒性能。
熊淑萍熊淑萍王小纯于旭昊王小纯张捷马新明
关键词:小麦株高抗倒性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临界氮浓度模型与营养诊断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临界氮浓度模型的差异和开展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研究,基于两年大田试验,以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周麦27(高氮高效)、豫麦49-198(低氮高效)和矮抗58(低氮低效)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氮含量和氮素营养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氮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临界氮浓度(N_C)与地上部最大干物质(DM)均呈幂函数关系(N_C=aDM^(-b)),且氮高效型品种模型的两个参数(a和b)值均大于氮低效型品种。经检验,模型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87%(周麦27)、7.7%(豫麦49-198)和13.02%(矮抗58),通过临界氮浓度模型所建立的氮素营养指数推荐的麦田施肥量均在120~225kg·hm^(-2)范围,其中周麦27和豫麦49-198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25和120kg·hm^(-2),矮抗58的推荐施肥量介于二者之间。
张娟娟张娟娟郭建彪杜盼张捷郭建彪
关键词:冬小麦氮效率推荐施肥
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复种系统玉米季土壤氮素转化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在黄淮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两熟种植体系中,研究了小麦季3种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旋耕和深松)结合夏玉米播前3个施氮量(120、225和330 kg·hm^(-2))对玉米季主要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怍用强度及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方式下氨化作用强度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增强.深松方式下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与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常规与旋耕方式.增施氮肥可加强深松方式对土壤氮素转化的促进作用,而过量施氮虽然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及玉米产量,但会对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产生抑制.深松方式结合225 kg·hm^(-2)施氮量更有利于砂姜黑土区夏玉米土壤氮素转化,而深松方式结合330kg·hm^(-2)施氮处理下产量最高.
丁世杰熊淑萍马新明张娟娟王小纯吴懿鑫杜盼张捷
关键词:砂姜黑土耕作方式氮素
黄淮海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中转模式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黄淮海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近20年的关于秸秆处理的方法与综合利用的途径,发现作物秸秆具有阶段性过剩和存在空间不均衡的特点,而对作物秸秆运输和储藏成本较高,秸秆的分级、分类和转化技术的相对落后,限制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造成了秸秆废弃物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鉴于此,进行了黄淮海地区秸秆的中转途径的探讨,即建立"农田—中转站—工厂/农户"的中转站模式,连接秸秆从农田到工厂或农户的过程,在中转站中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和粗加工,既可以减少秸秆的焚烧,促进秸秆的适量还田,使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程度提高,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秸秆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对于中转模式和国家匹配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优化中转模式与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和经营方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晨雨杨习文李煜张捷贺德先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秸秆综合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