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及管理策略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30 d内并发症数据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632例行CEA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n=62)和未发生组(n=570)。统计并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生症(主要和次要)发生情况。结果632例CEA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7.7%(11/62);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82.3%(51/62)。主要并发症中脑梗死5例、脑出血2例、急性血栓形成1例、急性喉头水肿1例,死亡2例,1例为颈部血肿窒息死亡、1例为术后心肌梗死死亡。次要并发症高灌注反应33例、颈部血肿11例、神经损伤7例。选择不同CEA术式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严格的适应证选择,规范的围术期评估与管理,可有效减少CEA并发症的发生。
- 化召辉张林枫徐鹏焦周阳曹辉刘仕睿张麒张帅李震张玮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手术方式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AV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AVR术后患者,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变化,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年龄、瓣膜有效开口面积(EOA)、人工瓣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死亡,患者在术后1年相对基线调查显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大的EOA、生物瓣的置换可使患者有较高的健康量表评分,并均呈正相关。结论 AVR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受瓣膜类型及人工瓣膜EOA的影响。
- 刘鸿昊张麒许建威高柯刘超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人工瓣膜
- 心脏CTA评价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对升主动脉增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CTA研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与升主动脉扩张部位和扩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合并可疑主动脉增宽或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27例,年龄(50.35±16.26)岁。所有患者均行心电门控CTA检查,根据主动脉瓣瓣叶是否存在脊,可将其分为无脊BAV组和有脊BAV组。测量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交界、管状升主动脉、升主动脉近无名动脉处、弓部(近左锁骨下动脉处)最宽处直径并观察记录主动脉增宽的部位及直径、瓣膜形态等。结果 124例患者中有91例(73.4%)患者为有脊BAV,33例(26.6%)患者为无脊BAV。有脊BAV与无脊BAV患者瓣环[(23.90±3.34)mm vs.(21.74±3.46)mm,P=0.005]、窦部[(40.93±6.78)mm vs.(37.35±7.06)mm,P=0.022]、管状升主动脉[(45.38±7.66)mm vs.(38.29±8.18)mm,P=0.0001]及无名动脉近端的主动脉直径[(34.19±4.98)mm vs.(30.23±6.62)mm,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右冠窦与左冠窦瓣叶融合型(R-L融合型)与右冠窦与无冠窦瓣叶融合型(R-N融合型)有脊BAV患者相比,其瓣环[(25.13±2.15)mm vs.(23.40±1.69)mm,P=0.028]、窦部[(43.58±3.65)mm vs.(39.16±2.89)mm,P=0.0002]、窦管交界直径[(41.05±4.25)mm vs.(38.57±3.21)mm,P=0.036]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融合型患者升主动脉末端及弓部近端主动脉直径相较R-L融合型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95±5.07)mm vs.(37.24±3.96)mm,P=0.005]。结论有脊BAV比无脊BAV更常见,且常常伴有升主动脉增宽和升主动脉瘤的形成。同时R-L融合型BAV与主动脉根部扩张关系密切,而R-N融合型BAV与升主动脉末端及弓部近端扩张关系更加密切。
- 张麒刘鸿昊姚星星焦周阳张航刘超
- 关键词: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主动脉直径
- TEVAR治疗非创伤性胸主动脉降段破裂的中期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4月救治的17例非创伤性胸主动脉降段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针对血性胸水给予个性化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生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随访20.47个月。17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TEVAR,无术中死亡,其中4例行支架置入并假腔弹簧圈栓塞,其余13例单纯行支架置入术。8例术后行胸腔引流,2例二次手术干预,5例死亡。对于非创伤性胸主动脉降段破裂的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手术处理。合并胸腔积血的处理应慎重,术后应严密随访,必要时进行合适的二次干预。
- 徐鹏单金涛张麒化召辉焦周阳李震
- 关键词:非创伤性胸腔积血弹簧圈栓塞血性胸水中期疗效
- 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近中期疗效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技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9例,其中男32例,女57例,其中行杂交手术患者41例,行孙氏手术患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手术时间[(5.87±1.77)h比(8.31±1.67)h]以及体外循环时间[(114.31±23.45)min比(257.66±54.63)min]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30、19.510,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7.3%(3/41)]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29.2%(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4.9%(2/41)]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22.9%(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建率[100%(41/41)]显著高于孙氏手术组[68.8%(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3,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14.6%(6/41)比22.9%(9/4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两组患者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如二次开胸、肝功能不全、内漏、CRRT、脑梗、截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0.827、2.395、2.238、0.717、0.530,P>0.05)。K-M生存分析显示,杂交手术组与孙氏手术组在早-中期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成功率高。
- 张麒屈冰姚星星刘鸿昊孙福强
- 关键词:高龄患者
- 左心房黏液瘤的脑转移瘤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60岁。胸闷2个月余,突发晕厥6天余。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无外伤史、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36/84mmHg(1mmHg=0.133kPa),心率93次/min.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 宋涛张麒姚星星孙富强张航盛卫勇陆凡凡刘超
- 关键词:左心房黏液瘤脑转移瘤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史无外伤史输血史
- 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关于房颤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射频消融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房颤的手段正在被广泛利用,但是存在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因此,早期发现预测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因素,可以筛选适应证更佳的患者,提高射频消融成功率,减少复发。
- 张麒姚星星刘鸿昊宋涛焦周阳刘超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复发
-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危险分级与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钝性胸主动脉损伤危险分级系统,探索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钝性胸主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12例,中位年龄45(21~69)岁。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脉损伤评分,根据评分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低危组(评分≤2分)12例、中危组(3分≤评分≤5分)41例、高危组(评分≥6分)15例。分析不同分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通过住院或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接受非手术治疗21例,接受手术修复47例,其中开放手术6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41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延迟手术治疗31例。12例低危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仅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死亡率为8.3%(1/12)。41例中危患者死亡率为19.5%(8/41),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9.8%(4/41),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8%(4/37)。15例高危患者死亡率为40%(6/15),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30.0%(5/15),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1/10)。根据危险分级,各分级主动脉相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40,P=0.020)。随访5~52个月,无院外死亡病例发生。随访中并发Ⅰ型内瘘1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和合并伤情况进行危险分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周志斌化召辉徐鹏曹辉刘仕睿岳永强张麒张帅马珂李震
- 关键词:多发伤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激光原位开窗联合弓部去分支技术重建主动脉弓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60岁及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激光原位开窗联合弓部去分支技术重建主动脉弓的近中期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1例60岁及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 女性16例, 年龄(67.3±5.9)岁(范围:60~75岁)。其中行左锁骨下动脉激光原位开窗联合弓部去分支技术重建主动脉弓患者19例(联合手术组), 单纯去分支杂交手术患者22例(非联合手术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联合手术组患者体重指数高于非联合手术组[(27.1±1.6)kg/m2 比(26.9±1.9)kg/m2, t=2.766, P=0.0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非联合手术组相比, 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321.3±11.4)min比(329.6±7.3)min, t=-2.733, P=0.010]、锁骨下动脉重建时间[(32.4±3.0)min 比(42.4±6.0)min, t=-6.842, P<0.01]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手术组LSA重建率高于非联合手术组(100%比72.7%, P=0.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非计划二次手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比例及院内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非联合手术组相比, 联合手术组锁骨下动脉重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0比27.3%, P=0.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联合手术组与非联合手术组5年生存率(84.2%比77.3%, χ^(2)=0.310, P=0.578)无差异。结论左锁骨下动脉激光原位开窗联合弓部去分支技术重建主动脉弓可缩短60岁及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时间, 提高锁骨下动脉重建成功率, 降低锁骨下动�
- 张麒张帅刘仕睿化召辉焦周阳徐鹏曹辉李震
- 关键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颈动脉夹层(SCAD)临床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4例S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7例,女37例,年龄(49.5±11.1)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n=100)和手术治疗组(n=64)。分别于出院后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通过门诊或住院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脑出血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AD血管再通的相关因素。结果164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为双侧SCAD,共182支颈动脉纳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85例,51.8%)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18.9%)是SCA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81例,49.4%)和高脂血症(39例,23.8%)是SCAD患者主要合并症。住院期间保守治疗组100例患者共113支颈动脉接受药物治疗,无新发脑缺血事件及症状性颅内出血事件发生,无死亡事件。手术治疗组64例患者共69支颈动脉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7.1%(67/69)。手术治疗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90%比例为47.8%(33/69),Ⅱ型SCAD比例为60.9%(42/69),出院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为92.8%(64/69),均高于保守治疗组的25.7%(29/113)、45.1%(51/113)、73.5%(83/113)(均P<0.05)。保守治疗组随访时间[M(Q_(1),Q_(3))]为24(13,34)个月,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8%(9/113),再入院治疗率为7.1%(8/113);手术治疗组随访时间为24(11,38)个月,未出现新发脑缺血事件及死亡事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真腔狭窄程度<90%(OR=2.738,95%CI:1.067~7.026,P=0.036)、Ⅰ型夹层(OR=2.656,95%CI:1.189~5.935,P=0.017)是血管完全再通的相关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SCA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抗栓治疗仍是首选方法,在保守治疗失败后行腔内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远期脑缺血事件再发的风险及再就诊率。
- 周保宁化召辉夏磊曹辉焦周阳徐鹏张帅张麒李震
- 关键词:颈动脉脑卒中保守治疗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