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行、开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接受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接受2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MI、FPG、2h PG、体重、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MI、FPG、2h PG、体重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FPG、2h PG、体重和Hb A1c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应指标下降的幅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血糖,和体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曾海勇李海燕周丽明李明政刘雪婷
-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
- 利拉鲁肽辅助治疗调控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利拉鲁肽辅助治疗调控肥胖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研究。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初发型首诊患者,筛选条件为代谢紊乱所致的肥胖型患者,共筛选出116例,按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1组、二甲双胍-2组、恩格列净-1组以及恩格列净-2组。其中二甲双胍-1组与恩格列净-1组单独给药二甲双胍与恩格列净,而二甲双胍-2组与恩格列净-2在单独给药的基础上,均联合给药利拉鲁肽,治疗周期12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3个疗程后(T1)的肥胖指标[体质指数(BMI)、腰围],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脂联素(tAPN),鸢尾素(Irisin),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等指标,并在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T0时肥胖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HOMA-IR、HOMA-β、血清tAPN、血清Irisin、血清SFRP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1组与恩格列净-1组T1时肥胖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HOMA-IR、HOMA-β、血清tAPN、血清Irisin、血清SFRP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1时肥胖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HOMA-IR、HOMA-β、血清tAPN、血清Irisin、血清SFRP5相比较,二甲双胍-2组与恩格列净-2组较二甲双胍-1组与二甲双胍-1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4组患者头痛头晕、消化道反应、尿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总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治疗,在疾病发生初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采用二甲双胍或恩格列净等药物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在加用利拉鲁肽辅助治疗�
- 曾海勇李海燕陈淑娟刘雪婷汪新宇陈泽龙刘明铭吕凌波阎德文
-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肥胖
- 血清MMP-1、脑钠肽及B型尿钠肽的测定在糖尿病性心肌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血清MMP-1、脑钠肽(BNP)以及B型尿钠肽的测定在糖尿病性心肌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同期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体检健康者各100例,比较三组的FPG、HbA1c、TG、TC、血清MMP-1、BNP、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性心肌病组的FPG、HbA1c、TG、TC、LDL-C、血清MMP-1、BNP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组(P<0.05)。结论血清MMP-1、BNP表达水平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对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余怀新陈泽龙曾海勇
- 关键词:MMP-1BNP糖尿病性心肌病
- 虎杖苷通过抑制钙漏流纠正高糖所致大鼠心室肌细胞钙调控紊乱
- 目的 虎杖苷(Polydatin,PD)是植物虎杖的提取单体,具有较强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但是其心肌的保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虎杖苷在大鼠心肌细胞的钙信号调控作用,继而阐明虎杖苷在DCM患者中高糖所导致心功能损...
- 邓建新陈泽龙柴杰何新莲刘君英吕凌波曾海勇李明政阎德文
- Ki-67及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 139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分别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 Ki-67 及 VEGF 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 Ki-67 及 VEGF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4.82%和 78.42%,高于癌旁组织的 0 和 1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Ki-67、VEGF 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 P>0.05),但与 TNM 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在 TNM 分期高的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 Ki-67 和 VEGF 阳性表达率均较高( P<0.05)。Ki-67及 VEGF 共同表达率达 77. 98%,两者明显相关( P< 0. 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Ki-67 及VEGF 阳性表达率高,与癌旁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吴恢升吴妹曾海勇王先明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甲状腺肿瘤标记物在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标记物在桥本甲状腺炎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于2015-03—2016-01间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甲状腺肿瘤标本82例,将标本分为2组,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组42例;良性乳头状增生组40例。针对HBME-1、VEGF和Galectin-3等三种肿瘤标记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的HBME-1和Galectin-3须进行酸值6.0的柠檬酸修复液的修复,VEGF进行酸值9.0的EDTA修复液的修复。用已知的阳性的制片作阳性的对照,用一抗作阴性的对照。结果 HBME-1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VEGF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Galectin-3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乳头状增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不同的标记物在联合检测后,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9.9%和80.2%。结论采用三种肿瘤标记物同时表达作为恶性标准,其准确度最高,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曾海勇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
-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及对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骨代谢标记物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索唑来膦酸注射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PMO患者,患者均接受每年1次膦酸5mg静脉滴注联合钙剂及骨化三醇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1NP)、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VD)变化。首次及第2次应用唑来膦酸3d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辅助T细胞(CD3^+CD4^+)和B细胞(CD19^+)计数。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VAS疼痛指数评估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骨代谢标记物P1NP、β-CTX、N-MID和25-OH-VD显著改善(P<0.05)。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第1次用药后3dT细胞、辅助T细胞和B细胞显著下降(P<0.05),第2次用药仅2d辅助T细胞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SF-36量表生理及心理总评分显著上升(P<0.05),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PMO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免疫系统作用于骨代谢及骨骼系统发挥抑制骨吸收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曾海勇陈淑娟李明政刘雪婷周丽明李海燕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唑来膦酸骨密度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系统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FoxM1、Ki-67、VEGF、p27表达与其病情和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FoxM1、Ki-67、VEGF、p27表达与其病情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FoxM1、Ki-67、VEGF、p27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FoxM1、Ki-67、VEGF、p27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xM1、Ki-67、VEGF、p27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等有关(P<0.05)。随访1年后,死亡患者FoxM1、Ki-67、VEGF、p27表达明显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M1、Ki-67、VEGF、p27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FoxM1、Ki-67、VEGF、p27表达对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曾海勇吴恢升吴妹李海燕陈淑娟刘雪婷周丽明
- 关键词:FOXM1KI-67VEGF预后
- 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3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 2016年
-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87例以及同期的非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90例,分别对其血压、体重以及25-羟维生素D3进行测定,记录数据并对比分析其相关性。87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90例非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其分级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3与代谢综合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 曾海勇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3
- 过表达miR-202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202对甲状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32例,用qRT-PCR检测miR-20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进行miR-202模拟物转染或miR-202模拟物与ROCK1表达载体共转染,采用qRT-PCR检测转染效率,用CCK8实验和Caspase-3实验检测转染后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采用qRT-PCR检测miR-202模拟物转染后ROCK1、E-cadherin、Twist、N-cadherin和MMP2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ROCK1与miR-202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0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下调,miR-202的上调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凋亡。miR-202上调促进E-cadherin表达,抑制N-cadherin、Twist和MMP2的表达。ROCK1是miR-202的靶基因,miR-202通过靶向ROCK1调控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结论 miR-202通过靶向ROCK1基因调节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 吴恢升吴妹曾海勇王先明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