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艳平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抑郁
  • 5篇自我
  • 5篇怜悯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抑郁症
  • 4篇抑郁症患者
  • 3篇症状
  • 2篇抑郁症状
  • 2篇元认知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信度
  • 1篇信念
  • 1篇神经症
  • 1篇神经症患者
  • 1篇失调性
  • 1篇睡眠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记忆
  • 1篇前瞻性记忆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精神卫...

作者

  • 8篇高艳平
  • 4篇汪凯
  • 2篇董毅
  • 2篇耿峰
  • 1篇穆菁菁
  • 1篇高莉玲
  • 1篇方文梅
  • 1篇谢思思
  • 1篇田仰华
  • 1篇朱道民
  • 1篇吴伟明
  • 1篇李丹
  • 1篇吴伟民
  • 1篇岳思君

传媒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修订版元认知量表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修订版元认知量表在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印第安精神疾病访谈,采用修订版元认知量表(MAS—A)对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9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MAS—A评分差异,评估区分效度;同时采用心理理论图片任务(ToM.PST)测量被试心理理论水平,以ToM—PST总分作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首测1个月后抽取34例精神分裂症和31例神经症患者进行重测,评估重测信度。结果(1)信度分析:总样本、分裂症组和神经症组MAS-A的Combach仅系数分别为0.829、0.826、0.823。总样本MAS.A总分及其自我反省、理解他人、去中心化和控制因子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22、0.541、0.650、0.615、0.525,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效度分析:总样本、分裂症组和神经症组MAS-A总分与ToM—PST总分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0.383、0.292,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叭);与神经症患者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MAS—A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修订版元认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尚可,可用于精神疾病人群的元认知能力评估。
高艳平吴伟明董毅耿峰谢思思汪凯岳君思穆菁菁方文梅朱道民
关键词:元认知精神分裂症神经症信度
精神分裂症患者元认知功能及其与听觉记忆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元认知能力与听觉记忆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版元认知评估量表(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scale abbreviated,MAS-A)和听觉词语记忆测试(audio verbal memory test,AVMT)对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作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MAS-A总分为(8.77±3.37)分及其自我反省为(3.42±1.13)分、理解他人为(2.43±1.07)分、去中心化为(0.43±0.54)分和控制为(2.50±1.14)分,神经症患者MAS-A总分及分量表分分别为(12.58±3.64)分、(4.74±1.29)分、(3.29±1.03)分、(1.04±0.74)分、(3.52±1.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元认知总分与即刻记忆2(r=0.340)、即刻记忆3(r=0.270)和延迟记忆(r=0.345)评分间呈正相关(均有P<0.05),控制PANSS评分和病程后,元认知总分与AVMT评分间的相关性消失,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趋势。结论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元认知能力受损,患者元认知能力与听觉言语记忆功能间的关联可能受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影响。
朱道民吴伟民汪凯李慧储召学张玉岳思君高艳平董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记忆元认知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
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常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自我评价低,自我怜悯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很可能受损。快感缺失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临床核心表现,却鲜有研究探讨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间的关...
高艳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抑郁症状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者的自我怜悯水平,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和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对76例不同症状水平的抑郁症患者和79例正常者进行评估,抑郁症患者同时做中文版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评估,分析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1);患者组RSAS-C和RPAS-C得分高于对照者(P<0.01);患者组SCS-C总分及其各个因子分与BDI得分(r=-0.699^-0.610,P<0.01)、RSAS-C得分(r=-0.446^-0.391,P<0.01)和RPAS-C得分(r=-0.481^-0.429,P<0.01)呈负相关性,控制BDI得分后,SCS-C得分与RSAS-C和RPAS-C得分间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与社会和躯体快感缺失间存在相关,这种关联受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
岳君思耿峰董毅朱道民穆菁菁方文梅谢思思高莉玲高艳平田仰华汪凯
关键词:抑郁症状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怜悯量表(SCS-C)、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Beck抑郁量表(BDI),对179例疾病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92名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者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得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RSAS-C和RPAS-C得分高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患者SCS-C总分与RSAS-C得分(r=-0.440,P<0.01)和RPAS-C得分(r=-0.422,P<0.01)呈负相关,控制Beck抑郁量表得分后,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之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对照者自我怜悯水平降低、快感缺失增高;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间存在相关,并且这种关联独立于抑郁症状。
高艳平董毅耿峰朱道民岳君思谢思思穆菁菁谢军高莉玲方文梅汪凯
关键词: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
高艳平耿峰董毅汪凯
抑郁症患者睡眠信念与前瞻性记忆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信念及其与前瞻性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性记忆(TBPM)测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44例发作期的抑郁症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抑郁症组DBAS-16总分及其后果、担忧、药物因子得分,以及EBPM和TBPM得分均低于对照组(Z=-4.206,-3.895,-4.755,-3.036,-2.26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DBAS-16总分(r=0.354,P<0.05)及其后果(r=0.350,<0.05)和担忧(r=0.365,P<0.05)因子分与EBPM得分呈正相关,而DBAS-16得分与TBPM得分间无相关性。以HAMD和HAMA总分为协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DBAS-16得分与EBPM得分间的相关性不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多错误的睡眠信念和态度以及前瞻性记忆的损害,并且患者功能性失调信念与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损害存在相关,但这种关联性受负性情绪的影响。
朱道民储召学李慧张玉李丹高艳平董毅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前瞻性记忆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与正常者自我怜悯水平,探讨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情绪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和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对53名GAD患者和156名正常者进行评估,GAD患者同时作中文版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分析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焦虑、抑郁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SCS-C总分及其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21,-3.829,-4.343;P均<0.01);患者组RSAS-C分和RPAS-C分均高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CS-C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BDI分(r=-0.549^-0.688,P均<0.01)、STAI分(r=-0.578^-0.710,P均<0.01)呈负相关;患者组SCS-C总分(r=-0.355,P<0.01)及其普遍人性(r=-0.385,P<0.01)和正念因子分(r=-0.343,P<0.05)与RPAS-C分呈负相关,而与RSAS-C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DI分和STAI分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CS-C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RPAS-C分的相关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自我怜悯水平越低,其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快感缺失越重,提示针对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方文梅朱道民耿峰穆菁菁谢思思谢军韩丽娟高莉玲高艳平岳君思董毅
关键词:焦虑抑郁广泛性焦虑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