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巷道围岩蝶形破坏理论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9
- 2020年
- 蝶形破坏理论为定量研究地下围岩力学行为及解决地下工程灾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业内专家学者对蝶形破坏理论重点关心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了理论计算的可靠性,以及蝶形破坏理论在不同巷道断面形状、层状围岩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得到的塑性区的形态与发展规律完全一致,仅在塑性区范围计算精度上有所差别,理论公式在研究巷道围岩力学行为规律方面具有可靠性;2)不同巷道断面形状围岩的蝶形破坏具有相似性,理论计算得到的蝶形破坏规律在非圆形断面条件下仍然适用;3)在层状围岩条件下岩层之间性质的差异导致巷道围岩蝶形破坏表现出选择性,但蝶形显现部位仍然符合蝶形破坏的数学界定,因此蝶形破坏理论在层状围岩条件下仍然适用.
- 郭晓菲郭林峰马念杰赵志强李臣
- 关键词:巷道断面
- 硬-软变化区域煤岩体塑性区演化特征与诱突机理
- 煤与瓦斯突出是世界范围内煤矿井下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其预防和治理是长期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难题。要实现突出风险的精准预测和突出隐患的有效消除,就必须科学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煤与瓦斯突出事...
- 郭林峰
- 关键词:塑性区煤与瓦斯突出
- 一种巷道顶板失稳分级预警装置
- 一种巷道顶板失稳分级预警装置,属于巷道顶板支护技术领域。所述巷道顶板失稳分级预警装置包括钢丝、空心锚索、位移传感器和预警装置;空心锚索插入岩层内且锚固在巷道顶板上,钢丝位于空心锚索的中空结构内,且钢丝的一端与空心锚索位于...
- 赵志强高旭郭晓菲郭林峰
- 文献传递
- 三维应力场中不同空间角下钻孔稳定性研究
- 2024年
- 为了探究不同空间角对钻孔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单轴和三轴试验探究了不同钻孔角度的岩体力学特性,建立了三维应力场中不同空间角度钻孔力学计算模型,基于欧拉变换建立了地应力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和钻孔柱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三维表达式推导出三维应力环境中不同空间角下钻孔围岩的塑性区边界隐式方程,寻求了描述钻孔周围应力分布特征的综合应力指标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J_(2),通过变化井斜角和方位角研究了不同方案下的钻孔孔周偏应力J_(2)大小及形态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空间角下的塑性区分布范围及形态.建立了偏应力J_(2)与塑性区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揭示了钻孔围岩的变形破坏本质,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工程应用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角下钻孔周边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导致岩体的强度特性与声发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井斜角和方位角条件下,钻孔孔周各处的偏应力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井斜角和方位角的改变对孔周J_(2)最大集中位置所在的角度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方案下的J_(2)应力扩展角与钻孔周边的J_(2)最大值所对应的极角完全一致,且J_(2)应力偏转角基本稳定在38°~42°;不同井斜角和方位角条件下钻孔塑性区破坏程度、破坏扩展最大尺寸以及破坏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偏应力J_(2)等值线形态演化规律与塑性区形态演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在不同空间角下J_(2)及塑性区形态均呈现“蝶形单翼扩展”的非对称扩展特征,且不同方案下塑性区最大破坏位置与偏应力J_(2)最大集中位置所在的角度差值为3°~5°.研究结果对煤层瓦斯抽采和钻孔卸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刘洪涛韩子俊韩洲郭林峰郭林峰刘勤裕陈子晗张荣光
- 关键词:围岩稳定性塑性区
- 一种基于无线音频信号的岩层钻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音频信号的岩层钻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钻机、音频采集模块、位移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该钻测方法包括:在钻机上设置位移传感器,获得钻头的推进...
- 曹光明刘洪涛郭林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震动信号的岩性钻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震动信号的岩性钻测装置及方法,该钻测方法包括:在钻机上设置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得钻头的推进深度,在钻孔附近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钻孔所处的顶板或者帮上,所述安装孔内设置震动传感器;开启钻机,钻头...
- 刘洪涛郭林峰吴祥业赵希栋江文渊程利兴
- 文献传递
- 跨采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被引量:2
- 2016年
-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最大破坏部位位于顶板与底板部位,顶板破坏深度已超过锚杆锚固范围,底板破坏深度为3 m左右,并因缺乏支护导致底鼓。因此,必须在跨采工作面回采前,对顶底板进行加固,使塑性破坏区域位于锚固范围以内。
- 刘洪涛镐振吴祥业郭林峰刘洋王建宗
- 关键词:锚注U型钢支架围岩变形
- 布尔台煤矿22103回风巷顶板破坏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被引量:1
- 2017年
- 针对布尔台煤矿22103回采巷道在回采过程中顶板离层以及片帮现象严重,通过数值模拟主应力方向偏转不同角度时,顶板围岩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揭示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规律。
- 刘洋郭林峰李波
- 关键词:主应力方向控制技术
- 基于塑性区形态系数的巷道冲击风险性量化评估方法被引量:12
- 2021年
-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巷道围岩塑性区演化扩展与能量释放入手,研究了不同形态塑性区对应力变化的响应规律.建立了一个以塑性区形态系数为量化指标、以塑性区形态特征为评估判定依据、能够对处在一定应力与围岩环境中的巷道进行量化的冲击风险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圆形、椭圆形塑性区范围小、应力响应迟钝,蝶形塑性区范围大、应力响应敏感;应力改变会引发蝶形塑性区大范围扩展,并释放大量弹性能,随着蝶形形态的发展,塑性区对应力响应程度呈递增趋势;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时冲击风险低,蝶形时冲击风险较高,且随着蝶形形态的发展,冲击风险性不断增大;塑性区形态系数量化表征了塑性区的形态演化规律,可以定量判别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类别,同时可以量化塑性区所处的演化阶段,可作为巷道冲击风险性的量化评估指标.
- 郭晓菲郭林峰李臣马念杰赵志强霍天宏
- 一种沿空掘巷窄煤柱破碎围岩加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控制沿空掘巷窄煤柱破碎围岩持续变形的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在回采巷道内向窄煤柱钻入水平钻孔,水平钻孔的长度大于窄煤柱的宽度的一半,在钻孔内安装锚索并保留合适的外露长度,然后通过小直径的铁管、PVC或...
- 刘洪涛镐振郭林峰程利兴吴祥业李永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