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化疗
  • 3篇肿瘤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外周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2篇患者化疗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导管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机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后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史小丽
  • 4篇李爱敏
  • 3篇郝晓莉
  • 2篇张莹
  • 2篇李秀霞
  • 2篇孙巧枝
  • 2篇王俊玲
  • 1篇张琪
  • 1篇郑烨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4例。两组均行化疗治疗,对照组接受穴位敷贴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四君子汤。对比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体质量情况、营养指数(PNI)、局部疼痛、焦虑心理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体质量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NI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数字评估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的穴位贴敷干预相比,黄芪四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不仅可改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情况及营养状况,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疼痛和焦虑情绪。
史小丽
关键词:乳腺癌穴位贴敷黄芪四君子汤胃肠道反应
综合护理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式的综合护理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膀胱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复发率、心理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疲乏感[癌因性疲乏程度量表(PFS)]、自我管理效能[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生活质量[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OMS量表中的消极心境评分为(49.66±5.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7±4.66)分,积极心境评分为(31.18±4.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9±3.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EORTCQLQC30评分、SUPPH评分分别为(80.33±4.39)分、(103.26±8.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6±5.06)分、(94.66±5.97)分,PFS评分为(3.69±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6%,略低于对照组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不仅可降低TUR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强自我管理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减轻疲乏感,提高生活质量。
薛秋云高丽娜史小丽
关键词:膀胱灌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8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标准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它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订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表格或路线图,护理人员可依据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
王俊玲李爱敏李秀霞史小丽郝晓莉
文献传递
冲管频次对双腔耐高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输液泵持续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双腔耐高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连接输液泵持续泵入化疗药物期间,不同冲管频次对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双腔耐高压PICC连接输液泵持续泵入化疗药物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每4小时冲管1次;B组每8小时冲管1次;C组每12小时冲管1次;D组每24小时冲管1次。观察4组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结果采取不同的冲管频次对双腔耐高压PICC连接输液泵持续化疗期间导管堵塞发生率不同:A组为0;B组为2.5%(1/40);C组为27.5%(11/40);D组高达42.5%(1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70,P<0.01;4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耐高压PICC连接输液泵持续化疗期间应严格执行每8小时冲管1次,既降低了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又未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爱敏孙巧枝张莹郑烨史小丽张琪
关键词:输液泵并发症
8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标准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1],它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订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表格或路线图,护理人员可依据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诊疗、护理有序...
王俊玲李爱敏李秀霞史小丽郝晓莉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化疗护理
文献传递
不同切口方法对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减少渗液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方法对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减少穿刺点渗液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80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根据切口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纵切口组(342例)和横切口组(338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渗液发生率及渗液量的发生情况。结果纵切口组患者渗液发生率及渗液量低于横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导引下MST行PICC穿刺时采用纵向切口法,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液发生率,减少穿刺部位的渗液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爱敏张莹孙巧枝郝晓莉史小丽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改良塞丁格技术渗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