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2篇粒数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积累
  • 1篇冬小麦
  • 1篇叶面
  • 1篇孕穗
  • 1篇孕穗期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素积
  • 1篇穗粒
  • 1篇穗粒数
  • 1篇穗期
  • 1篇小麦穗
  • 1篇粒重
  • 1篇麦穗
  • 1篇干物质
  • 1篇干物质积累

机构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朱云集
  • 2篇赵丽
  • 1篇冯伟
  • 1篇段剑钊
  • 1篇郑春风
  • 1篇张国钊
  • 1篇秦一凡
  • 1篇田艳云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麦物质积累分配和穗粒数形成对施氮量的响应被引量:15
2018年
为探究小麦物质积累分配和穗粒数形成对施氮量的响应,本试验以大穗型品种周麦16(V1)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V2)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施氮量:0(N1)、180(N2)、360kg·hm^(-2)(N3),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物质积累分配和小花发育及穗粒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穗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开花-成熟期;适宜施氮量(180 kg·hm^(-2))有利于两品种增加干物质总量和氮素同化量,成熟期同化物和氮素营养向穗部分配比例均高于N1、N3水平,分别达到48.07%、79.81%和43.61%、76.51%,为可孕小花发育成粒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两品种小花数动态表现一致,随播后累积生长度日增加均呈先上升后速降再缓降的趋势,且大穗型品种周麦16小花分化总数较多,达到21.73×10~4个·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品种完善小花数、花后5 d可结实小花数和成熟期穗粒数均有提高,但在施氮量增加至360 kg·hm^(-2)时则有所降低;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周麦16和豫麦49-198的上述3个指标分别较N1和N3提高了34.04%、11.28%,38.16%、0.79%,38.79%、3.37%和21.56%、6.82%,21.49%、7.10%,14.38%、7.09%。在不同施氮量下两品种的产量表现均为N2>N3>N1,其中周麦16在180 kg·hm^(-2)下穗粒数达到39.78个·穗^(-1),产量达到8 788.14 kg·hm^(-2);豫麦49-198穗粒数达到32.12个·穗^(-1),产量达到8 434.49 kg·hm^(-2)。综上,180 kg·hm^(-2)有利于2种穗型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均衡发展。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穗型品种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家蘅赵丽李胜楠朱云集冯伟段剑钊
关键词:施氮量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穗粒数
孕穗期叶面喷素对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孕穗期叶面喷素对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于2014-201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试验,以半冬性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在小麦拔节后25d(4月6号),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分别喷施硼砂(B)、6苄基腺嘌呤(6-BA)、6-BA+B、奇善宝(QSB)、双增1号(CPD),对不同喷素条件下小花败育速率和籽粒灌浆进程及其成熟后小麦穗部性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喷素处理均能降低小花的败育速率,显著增加小麦不同部位的小穗粒数和粒重。对小麦各部位小穗粒数的促进效果,以CPD处理对小麦下、中部小穗粒数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5个和4.85个;对不同部位小穗粒重的促进效果,也以CPD处理效果最佳,使小麦下、中和上部小穗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97%、5.87%和9.32%。
田艳云张国钊郑春风段建钊秦一凡朱云集赵丽杨家蘅
关键词:冬小麦粒数粒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