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临淄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淄博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琼脂6~11g、可溶性淀粉0.5~1g、脑心浸粉4~8g、蛋白胨20~25g、氯化钠3~10g...
- 栾佳慧曹红云路世勇刘波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合并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BE)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其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基于CAP-China网络平台的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山东、云南地区13所三级教学医院住院的6056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AP合并BE患者(BE-CAP组)与不合并BE患者(非BE-CAP组)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和治疗预后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E-CAP住院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880例CAP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BE-CAP患者占比10.8%(637/5880),与非BE-CAP患者相比,BE-CAP患者多为女性,较多比例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既往糖皮质激素吸入史和1年内有CAP病史。BE-CAP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的比例更多,动脉血氧分压更低,达临床稳定中位时间延长(6 d比4 d,P<0.001),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BE-CAP患者(27.8%比19.7%,P<0.001),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合并BE对CAP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无显著影响。BE-CAP患者30天病死率为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始治疗失败[比值比(odds ratio,OR)6.67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235~10.523,P<0.001]、呼吸衰竭(OR 5.548,95%CI 3.681~8.363,P<0.001)、血尿素氮>7.0 mmol/L(OR 2.490,95%CI 1.625~3.815,P<0.001)、白蛋白<35.0 g/L(OR 1.647,95%CI 1.073~2.529,P=0.022)和CURB-65评分(OR 1.691,95%CI 1.341~2.133,P<0.001)是影响BE-CAP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E-CAP患者缺氧症状更明显,呼吸衰竭发生率更高,对于初始治疗失败、并发呼吸衰竭、血尿素氮>7.0 mmol/L、白蛋白<35.0 g/L的BE-CAP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评估以降低病死率。
- 张慧娟韩秀迪刘学东曹彬李辉王一民李丽娟崔晓静陈亮周飞薛春雪李艳丽肖颖刘萌张春晓邢西迁索立俊刘波王金祥于国华王光强姚学新于红霞王蕾朱晓莉无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预后
-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G-CA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入住全国11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G-CAP患者100例(G-CAP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无免疫功能低下的CAP患者100例(nICH-CAP组)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G-CAP的预后因素。结果G-CAP组外周血淋巴细胞[1.06(0.70,1.68)比1.44(0.87,1.98)]低于nICH-CAP组(P〈0.05);而肺间质病变(28.6%比9.9%)、呼吸衰竭(25.0%比7.0%)、有创机械通气(9.0%比2.0%)、无创机械通气(12.0%比2.0%)、脓毒性休克(9.0%比2.0%)、住院病死率(13.0%比3.0%)均显著高于nICH-CAP组(均P〈0.05);G-CAP组以细菌感染为主(61.3%),其次为病毒感染(19.4%)和混合感染(16.1%);其中细菌感染者以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高(47.4%);外周血淋巴细胞(OR=0.004,95% CI:0.000~0.234;P〈0.05)和呼吸衰竭(OR=17.766,95% CI:4.933~131.0;P〈0.05)为G-CAP组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G-C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住院病死率较高,若合并低淋巴细胞血症和呼吸衰竭提示不良预后。
- 李丽娟刘颖梅王一民周飞李辉邢西迁韩秀迪陈亮张春晓王金祥刘波索立俊于国华王光强姚学新肖颖朱晓莉薛春雪崔晓敬曹彬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感染肺炎糖皮质激素类疾病特征预后
- 成人鼻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学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成人鼻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入住全国8家二级或三级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的49例鼻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病毒核酸检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病原学感染,分为单纯鼻病毒肺炎组(24例)和混合感染组(2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是否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住院病死率等。结果 13例(26.5%)鼻病毒肺炎患者没有任何基础疾病,8例(16.3%)患者合并慢性基础肺疾病,6例(12.2%)患者合并糖尿病,10例(20.4%)患者合并免疫功能低下,16例(32.7%)患者合并呼吸衰竭,住院病死率8.2%(4/49)。混合感染组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和意识障碍的比例、PSI评分、CURB-65评分>1分的比例、呼吸衰竭的比例和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鼻病毒肺炎组(P<0.05)。鼻病毒肺炎中合并混合感染25例(51.0%),其中细菌检出18株(36.7%),其他病毒12株(24.5%),真菌(肺孢子菌、曲霉)12株(24.5%),细菌感染中以肠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死亡的4例患者均为混合感染。结论成人鼻病毒肺炎多合并基础疾病,且易合并混合感染,住院病死率高。
- 李丽娟刘思危孙凌霄王一民刘颖梅王金祥任亚莉刘波潘建亮刘菲菲宋丽斯王传曹彬
- 关键词:鼻病毒肺炎预后
- 某区级医院甲型流感阳性患者相关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基层医院甲型流感的诊疗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区级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年12月—2017年3月共入院21 665人,其中647例流感样患者进行了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203例,阳性率31.4%。阳性患者的中位年龄64.25岁,20.2%为0~4岁患者,49.26%为65岁以上患者;58.13%患者存在1种或以上基础性疾病;发热(87.19%)、咳嗽(87.19%)和咳痰(74.38%)是最常见的症状;相较于60岁以下的患者,60岁及以上患者更易无发热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P<0.001);54.27%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74.83%患者CRP升高,11.76%患者PCT升高,75.58%患者血沉加快;3.94%患者影像学检查存在肺炎;78.33%患者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85.22%患者使用抗生素,患者住院花费的中位数为4820(四分位数2 792~9 565)元,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住院花费明显高于无基础性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106,P<0.01);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幼儿和老年人是甲流感染高危人群,发热、咳嗽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甲流患者常见临床特征,有流感样症状而不发热的60岁以上患者、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尤其应值得关注,尽早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 于晓锋张欣欣孙华徐艳玲索立俊于旭东曹红云刘波
- 关键词: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病毒
- 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胸腺凋亡萎缩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症流感病毒感染介导的胸腺萎缩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6周龄SPF级BALB/c小鼠滴鼻给予50μl TCID50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1×10^6个/ml),构建重症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检测各感染时间小鼠体质量、胸腺大小及重量;HE染色检测胸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内不同发育阶段T细胞数量及凋亡;原位TUNEL法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芯片和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促凋亡和抗凋亡相关基因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小鼠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感染2~3 d后小鼠胸腺萎缩变小,以胸腺皮质区萎缩为主,感染5~7 d皮质区完全消失。主要存在于皮质区的双阳性T细胞(CD4^+CD8^+),随感染过程进展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细胞凋亡,尤其是皮质区细胞凋亡增多是胸腺萎缩的重要原因。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尤其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胸腺皮质区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结论:重症流感病毒感染可诱导胸腺(尤其是皮质区)萎缩,FasL-Fas介导的细胞凋亡是胸腺萎缩的重要原因。
- 王阳张须龙李枫棣安云庆刘波曹彬
- 关键词:流感病毒胸腺FAS
- 西罗莫司治疗危重症甲流产妇一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治疗危重症甲流产妇的效果。方法 患者女性34岁,孕35周,因“咳嗽、咳痰4天,发热1天”入住我院。剖宫产术前出现呼吸急促,PaO2/FiO2:97,BP86/40mmHg,即行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并剖宫产终...
- 刘波吴业新王培全周向芝徐艳玲索立俊
- 关键词:西罗莫司流感肺炎
- 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分离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琼脂6~11g、可溶性淀粉0.5~1g、脑心浸粉4~8g、蛋白胨20~25g、氯化钠3~10g...
- 栾佳慧曹红云路世勇刘波
- 肺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病原菌感染分布及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和穴样内陷蛋白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开展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病原菌感染分布及对患者血清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和穴样内陷蛋白1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17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姑息治疗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并设为感染组,对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感染后患者血清中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穴样内陷蛋白及PI3K/AKT/PTEN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70例为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姑息治疗未感染病原菌患者170例为未感染组。结果 170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1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44.7%,革兰阴性菌94株占55.3%,感染患者血清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和穴样内陷蛋白1及TNFα、PI3K、PTEN及AKT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且此过程与患者血清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穴样凹陷蛋白及PI3K/AKT/PTEN蛋白水平异常相关。
- 赵如森刘波徐桂军齐湘杰索立俊
- 关键词:姑息治疗病原菌感染
- 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阳性率影响因素: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HcAP)及免疫低下宿主(ICH)肺炎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诊断阳性率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2014年13家医院所有CAP、HCAP及ICH肺炎患者,并且在1周内行BALF病原学检查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症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住院病死率,住ICU时间等,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时间,BALF细菌、真菌培养,病毒和不典型的病原体核酸结果。结果共入选肺炎6056例,其中CAP4869例,HCAP848例,ICH肺炎338例,1周内行BALF检查616例(10.2%),50例重症肺炎,95%在BALF检查前使用过抗菌药物;发病到BALF检查的时间为14(10,24)d;住院到BALF检查的时间为4(2,6)d;未应用抗菌药物BALF细菌阳性率为30.4%,高于应用抗菌药物组(14.8%,P=0.041);重症CAP和HcAP肺炎BAL细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非重症患者(P〈0.05)。ICH肺炎BALF细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2.3%,高于HCAP(17.1%)和CAP(13.8%)(P〈0.05)。明确BALF细菌病原学82例肺炎患者中31例(37.8%)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了抗菌药物;明确真菌和病毒病原学的全部17例肺炎患者加用针对性抗感染药物。结论重症肺炎和ICH肺炎BALF病原学检查阳性率最高;明确病原学可以指导抗感染药物治疗。
- 李丽娟刘颖梅邢西迁韩秀迪陈亮张春晓王蕾索立俊王金祥于国华刘波曹彬
- 关键词: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