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数字化背景下成都美食意象塑造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美食意象的塑造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此,从数字化角度探讨成都美食意象的塑造对于提升成都美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背景下,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美食App,可以扩大成都美食意象的传播范围;通过制作精美的美食短视频和图片,撰写有趣的美食评论和分享,可以激发潜在游客对成都美食的兴趣;与用户互动,获取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可以帮助塑造更准确和真实的成都美食意象;建立数字化营销团队,推动传统美食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美食IP。
- 李智陶芳芳
- 关键词:数字化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攀西少数民族地区自驾游研究
- 2024年
-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自驾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游客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民族团结。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如何有效开发攀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自驾游资源,同时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发现,攀西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自驾游的潜力地区,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提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建立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机制、创新自驾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自驾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践行环保理念等推动攀西自驾游发展的措施,攀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自驾游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李智陶芳芳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自驾游
- 成都太古里餐饮集聚现象研究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城市综合体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产物,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同时城市综合体内餐饮集聚现象也成为餐饮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文章基于城市综合体研究现状,以成都太古里为例,归纳其餐饮集聚的特点,并从地理位置、新零售空间的利用、文脉主义思想、文化包装等角度分析其成功因素,为未来城市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与措施型建议。
- 李智
- 关键词:文脉主义可持续发展
-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教材建设初探
- 2023年
- 教材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为服务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教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首先分析了“三全育人”与教材建设的关系,阐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近年来教学管理实践,探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教材建设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教材建设经验。
- 张翔熊双丽史晋娜李智袁春平
- 关键词:高校教材建设
- 信息技术背景下基于WBL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改革——以“酒店房务管理”为例
- 2021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起点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方向在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向WBL教学模式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转变。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酒店管理独特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相结合,做好线上课程建设,以实现"酒店房务管理"的课程目标,解决学生培养中专业能力素质问题。
- 赵豫西李智魏玲丽郑婷婷
- 关键词:在线课程
-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因此,专业培养的全过程中,课程思政的结合融入,对于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统筹作用。四川旅游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四川旅游学院的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一直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 李智高坤
-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建设
- 城市综合体与餐饮集聚区建设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国内外城市综合体的现状,文章综合评述了城市综合体内餐饮集聚的状况,包括集聚的发展趋势、区位效应,归纳了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内餐饮集聚的不同形式,总结出餐饮业集聚的新趋势,并对未来城市综合体内餐饮集聚情况进行了展望。
- 李智吴柘町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思政”:社会责任及建设路径模型被引量:3
- 2022年
- 由于毕业生主要从事与“人”有关的工作,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在道德引领方面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专业的建设应该特别强调“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只有通过积极开展系统的“专业思政”,才能有效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怀的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思政”建设路径模型,从“专业思政”的环境系统、基础工作、核心工作三个空间维度,以及不断的PDCA循环这一时间维度解释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德育育人目标)达成的过程。
- 李三山李智高坤
- 关键词: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