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淑洁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数据挖掘
  • 2篇个人信息
  • 2篇法律
  • 1篇信息保护
  • 1篇信息权
  • 1篇正当
  • 1篇知情
  • 1篇人肉
  • 1篇人肉搜索
  • 1篇数据安全
  • 1篇数据保护
  • 1篇损害赔偿
  • 1篇投资仲裁
  • 1篇赔偿
  • 1篇侵权
  • 1篇权力
  • 1篇权属
  • 1篇权益
  • 1篇仲裁
  • 1篇网络暴力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崔淑洁
  • 2篇齐鹏
  • 1篇张弘
  • 1篇宗玥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数据挖掘的正当性论述及法律规制路径被引量:2
2021年
数据挖掘作为大数据技术,是信息增值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引擎以及政府数据开放的内在要求,具有正当性。但其同时产生隐私侵权、社会歧视、利益分配等个人自治以及社会治理难题,引发正当性困境。对此,应构建数据挖掘的法律规制路径,确立“鼓励挖掘安全保护平衡协调”相统一的规制目标,完善数据立法以明确数据挖掘规制的规则,选择个人数据主体、数据挖掘主体、政府合作规制的规制方式及规制手段,赋予个人数据主体事后选择权,明确数据挖掘主体的保护义务并落实政府的数据推进和监管职责,以期实现技术与法律规制的互动融合,促进我国数据产业的良性发展。
崔淑洁
关键词:数据挖掘个人数据数据保护法律规制
数据挖掘对个人信息的侵害与保护路径被引量:25
2020年
不同于收集、分析等个人信息处理阶段,数据挖掘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基于挖掘过程和挖掘结果,具体表现为数据标签化与不利评价、信息茧房与被动自治、社会分选与数据歧视、信息关联与个人隐私侵害等。数据挖掘的自动化决策性、黑箱性,挖掘侵害行为的建构性、隐藏性,侵害结果的难挑战性等因素对现有的知情—同意、公开—透明、侵权—救济等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提出挑战。通过引入正当程序规则,限制数据挖掘机构的数据权力,建立数据挖掘机构和个人信息主体之间有效互动的通道和程序,有助于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具体规则包括设置数据挖掘机构的公开解释标准,赋予个人信息主体“选择—退出”和“异议—纠正”的权能,落实数据挖掘机构的自我审查与监管审查,明确违反正当程序的问责与补偿机制。
崔淑洁张弘
关键词:数据挖掘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权属界定及“卡-梅框架”下数据保护利用规则体系构建被引量:24
2020年
大数据时代,数据权益冲突不断升级,权属界定成为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的核心问题,而《民法典》《数据安全法(草案)》等现行立法均未对此作正面回应。立足数据处理过程,对数上权益进行识别和界分是数据权属界定的基础。基于不同分类数据之上所承载的权益不同,可区分为个人数据之上个人数据主体的数据人格权益,衍生数据之上数据处理者的数据财产权益以及公共数据之上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由此,采用法经济学中的"卡—梅框架",以数据权益保护的效果为核心构建数据保护及利用规则体系,包括确立数据财产规则,形成基于数据使用过程的权益分配机制;确立数据责任规则,设置数据征用权和数据求偿权;确立数据管制规则,实现行为规范、行为限制和处罚并行。
崔淑洁
关键词:数据安全公共利益
国际投资仲裁中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被引量:1
2016年
精神损害赔偿隶属于国内法的范畴,主体多为自然人。其作为国际法中的概念较为少见,然而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它不再单纯是一个国内法的理论,多数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作为投资主体的法人提起,已成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国际投资仲裁中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与实践,特别是国际投资仲裁中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要件,着眼于我国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我国应该完善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并在ICSID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有利于保护自身的制度及方式。
崔淑洁齐鹏宗玥
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法人精神损害赔偿
以“人肉搜索”为视角对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反思被引量:9
2016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网络治理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肉搜索"这一网络现象突出。其一方面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同时也使得个人信息权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从界定"人肉搜索"的法律性质入手,深入探讨与其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权受到的冲击,寻找其中存在的法律规制漏洞,并通过对比全球治理环境下个人信息权监管及保护的相关措施,最终落脚于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治理路径。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网络信息的区域性和全球性交流增多,我国迫切需要加大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力度,做到在信息时代的全球化浪潮中掌握主动权。
齐鹏崔淑洁邬彧
关键词:人肉搜索个人信息权网络暴力侵权法律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