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丹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纤维肌电图
  • 1篇电图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协会
  • 1篇尤瑞克林
  • 1篇增龄
  • 1篇增龄性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障碍
  • 1篇缺血
  • 1篇稳态
  • 1篇线粒体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发作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抗氧化

机构

  • 3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3篇郭丹
  • 1篇杨红玉
  • 1篇陈金华
  • 1篇辛琳琳
  • 1篇于春艳
  • 1篇唐晶
  • 1篇王丹
  • 1篇董营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龄性肌肉减少症小鼠肌肉组织抗氧化能力的特点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依赖的抗氧化途径探讨增龄后肌肉组织抗氧化应激特点,阐明活性氧(ROS)生成和抗氧化间的动态平衡在增龄性肌肉减少症(肌少症)中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J (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月龄组(3 M组)、12月龄组(12 M组)和22月龄组(22 M组),取小鼠比目鱼肌组织,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肌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PGC-1α)、Nrf2和抗氧化应激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3 M组比较,12 M组小鼠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部分肌纤维细胞核数量增多,部分肌纤维可见变性改变,SMI值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组织中ROS水平升高(P<0.05),Nrf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C-1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qol、Cat、Gclc、Sod1和So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12 M组比较,22 M组小鼠比目鱼肌白色肌纤维增多,形态不规则,肌纤维细胞核数量增多并出现核内移现象,肌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SMI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组织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Nr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qol、Cat、Sod1和So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Gclc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增龄性小鼠比目鱼肌表现为肌少症表型,以氧化代谢为主的比目鱼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与Nrf2依赖的抗氧化途径增强有密切关联。
郭丹郭丹吴丹妮王秦玉刘珊珊季铎淳王力可王丹王丹董营
关键词:骨骼肌
单纤维肌电图鉴别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讨论单纤维肌电图鉴别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肌萎缩侧索硬化组)40例,确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组)29例进行肌电图与单纤维肌电图检测。通过单纤维肌电图异常特征进行百分比统计,从而做出比较。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组与颈椎病组比较,前者平均颤抖(jitter)值(87.1±29.7)μs,jitter>55μs的百分比M50为78%,阻滞所占百分比M50为15%,纤维密度(3.1±0.5),均高于后者(40.9±11.8)μs,5%,0,(2.5±0.5)(P<0.01)。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单纤维肌电图表现为jitter明显增宽,可伴有阻滞,纤维密度增高,与神经根型和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表现明显不同。单纤维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杨红玉陈金华辛琳琳郭丹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颈椎病单纤维肌电图
尤瑞克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于2009年提出,指发生于脑、脊髓、视网膜的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同时未伴有急性脑梗死存在[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TIA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TIA以一过性或短暂性的脑动脉供血障碍引起的偏瘫、失语或者感觉障碍为临床特点,持续时间较短,但是TIA后有较大的概率发展为卒中。因此,TIA是需紧急干预的卒中高危因素,尽早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能够使TIA患者发展为卒中的概率明显下降[2]。
赵丽丽姜立刚唐晶陈莹郭丹张洋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个性化治疗尤瑞克林神经功能障碍TI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