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坤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贮藏
  • 2篇抗坏血酸
  • 2篇果实
  • 2篇保鲜
  • 1篇乙烯合成
  • 1篇月柿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期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柿果
  • 1篇酸含量
  • 1篇贮藏品质
  • 1篇脱涩
  • 1篇外源
  • 1篇抗坏血酸含量
  • 1篇恭城月柿
  • 1篇果实采后
  • 1篇发育期
  • 1篇番茄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孙宁静
  • 3篇王坤
  • 2篇张宇
  • 1篇于文进
  • 1篇林玲
  • 1篇贾蕊
  • 1篇覃慧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成串采收对番茄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2017年
为研究成串采收对番茄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广西田阳县两个栽培区两种嫁接砧木的串收番茄的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了该采收方式对番茄果实采后保鲜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不同栽培区不同嫁接砧木的番茄成串采收的果实,乙烯生成量明显低于对照的常规单果采收。其中,砧木1号Ⅰ区的串收番茄的乙烯生成量,采后5 d即下降至最低点(0.35 nL·g^(-1)·h^(-1)),显著低于其对照(1.36 nL·g^(-1)·h^(-1)),其他栽培区和砧木组合的串收番茄,在采后15 d乙烯生成量达到最低值。串收番茄的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抗坏血酸等果实内天然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在贮藏前期快速升高,且峰值显著高于对照。此外,成串采收处理还一定程度抑制了果实后熟阶段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可滴定酸的分解。因此,番茄成串采收处理,可能通过抑制果实采后乙烯的合成,同时提高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抗坏血酸的水平,并且推迟糖和酸等营养物质的后熟变化进程,实现其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商品品质的作用。
王坤王岳霞刘思敏贾蕊林玲于文进孙宁静
关键词:果实保鲜
外源抗坏血酸处理对人工脱涩柿果的保鲜作用被引量:7
2017年
该研究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早熟品种‘牛心柿’(Diospyros kaki cv.Niuxin)的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萼片施用5%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对CO_2脱涩柿果采后贮藏期果实软化和细胞壁降解以及抗氧化体系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对人工脱涩后‘牛心柿’果实的保鲜效果明显,与空白和去离子水对照相比,外源抗坏血酸处理更好地延缓柿果实硬度的降低和总色差的升高。抗坏血酸处理后7~15 d,原果胶的下降速率和可溶性果胶的上升速率得以延缓,细胞壁降解酶PG和Cx活性均低于空白和对照。同时,外源抗坏血酸阻滞了整个贮藏期果实内源抗坏血酸的减少,并抑制了POD的活性和MDA的积累,果实自身抗氧化体系功能受到保护。此外,抗坏血酸处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还原糖的含量。因此,采后外源施用抗坏血酸不仅可以延长脱涩后鲜食柿果的货架期,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品质。
范灵姣孙宁静王坤张宇覃慧
关键词:贮藏抗坏血酸保鲜
'恭城月柿'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研究表明抗坏血酸对果实软化具有调控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以广西'恭城月柿'为材料,以树体上自然着生的果实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生育期的柿叶片和果实的内源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为阐明抗坏血...
孙宁静王坤范灵姣张宇陶玉丹谭羽童管麟峰
关键词:抗坏血酸果实生长发育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