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根据2014年6月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调查资料,采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标序方法,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本次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生物135种,其中多毛类动物66种、甲壳动物33种、棘皮动物14种、软体动物13种、其他类群动物9种。调查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22.2ind./m^2,平均生物量为7.8g/m^2。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海区间的空间差异均不显著。大型底栖生物在2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8个群组,各站位间相似性水平较低。ABC曲线表明,伴随海岸带开发及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长江口邻近海域底栖生境的稳定性受到轻微扰动,建议继续开展长期连续监测,为研究长江口海域环境变化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演替提供基础资料。
- 杨梅李新正王洪法王洪法
- 关键词:长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重要海洋动物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伴随溯祖理论(coalescent theory)的日益完善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具有学科交叉性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已成为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其成果对现今的种内遗传格局、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水平等研究有重要的启示。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约占世界边缘海的75%,其显著的历史地理过程和复杂的海洋水文环境为海洋生物遗传分化和物种系统地理格局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文对近年来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重要海洋动物门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加深对相关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种群进化历史的认识,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同时,本文还对分子系统地理学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其所使用的技术手段进行更深层次地展望。
- 杨梅李新正
- 关键词:分子系统地理学海洋动物
- 胶州湾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8
- 2016年
-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岸,是黄海深入内陆的半封闭天然海湾,底栖动物种类丰富。本文根据2014年2、5、8和11月4个航次(冬、春、夏、秋)的调查资料,采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方法,分析了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点。各航次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9种,其中多毛类79种,甲壳动物47种,软体动物40种,棘皮动物17种,其他类群16种。各季度优势种有变化亦有重叠,以多毛类为主。2014年度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209.85 ind./m^2,最高丰度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春季;年平均生物量为79.22 g/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夏季,最低出现在春季。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16–2.86,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79–3.72,物种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8–0.8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个航次的群落相似性系数均较低,分布格局存在季节性变化。近年来,伴随海岸带开发及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胶州湾底栖生境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威胁,建议继续开展长期连续的监测,探索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 杨梅李新正徐勇王洪法张宝琳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