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聚驱油藏后续水驱阶段低效循环判定方法被引量:5
- 2015年
- 油田进行聚驱开发时,注入的聚合物会对油水井间已经形成的窜流通道起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转后续水驱开发后,油水井间会再次形成窜流通道,在油水井间形成注入水的低效循环场。根据聚驱后续水驱阶段油水井的动态特征,结合实际油田的井史数据,选取注水井注入压力的下降程度,生产井见聚浓度的增长速率,采注比增长速率以及生产井采液突进强度作为判断后续水驱阶段形成低效循环的动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判定方法建立判定后续水驱阶段低效循环形成时机的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胜利GD油田后续水驱生产井组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科学合理,计算结果可靠。
- 黄博
- 关键词:后续水驱模糊综合评判
- 新型自悬浮压裂支撑剂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前常规的水力压裂一般由冻胶压裂液和支撑剂两部分组成,压裂施工流程复杂,冻胶残渣对地层伤害大,施工成本较高。新型自悬浮支撑剂压裂技术利用支撑剂表面可水化分子涂层的溶胀、润滑、增黏作用,实现支撑剂与压裂液合二为一的突破,简化施工流程,减少储层伤害,降低压裂成本。对新型自悬浮支撑剂的自悬浮、溶胀、防膨、破胶性能及裂缝导流能力等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并进行了自悬浮支撑剂压裂技术矿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悬浮支撑剂压裂工艺技术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黄博熊炜马秀敏张雪王蓉
- 关键词:压裂支撑剂水力压裂
- 自悬浮支撑剂清水携砂压裂增产机理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自悬浮支撑剂作为一种压裂用新型支撑剂,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室内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情况,而对其增产机理几乎未见公开报道。通过自悬浮支撑剂悬浮性能理论分析,对其覆膜的溶解、溶胀性进行评价;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混砂液动态流动规律,评价其导流能力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骨料密度、溶胀倍数、水化后液体黏度是影响自悬浮支撑剂沉降速度、实现自悬浮的主要因素;相对于普通支撑剂,自悬浮支撑剂的铺置距离更远、纵向铺置更均匀,有利于提升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现场在苏北的溱潼凹陷试验了两井次,相较同区块的常规压裂井日产油量增加2倍以上,表明自悬浮支撑清水携砂压裂能有效提高压裂井的产能。
- 黄博雷林汤文佳徐宁蔚熊炜
- 关键词:增产机理导流能力物理模拟
- 新型自悬浮支撑剂性能评价与现场应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针对常规胍胶压裂液压裂时残渣对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大、配液流程复杂、作业强度大的问题,以覆膜石英砂为支撑剂核心、膨胀性树脂为悬浮性材料制备了自悬浮支撑剂,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开展了清水压裂试验。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自悬浮支撑剂的理化性能与陶粒、覆膜石英砂相当,导流能力与覆膜石英砂相当,可以在140s内形成悬浮状态,在110℃下静置120min不会分层;在540s^(-1)剪切速率下,剪切10min后,稳定时间为27min,而且破胶后胶液的黏度只有4mPa·s。该自悬浮支撑剂在6口井的清水压裂中进行了应用,施工成功率100%,达到了国内常规冻胶压裂液加砂压裂的技术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自悬浮支撑剂可以满足清水压裂施工的需求,能达到节省胍胶、简化配液流程、减轻储层伤害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龙胜秦升益雷林熊炜黄博王中学
- 关键词:清水压裂导流能力
- 延川南煤层气排采井防煤粉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延川南区块部分煤层气排采井因排液量低,煤粉卡泵频繁,煤粉从煤层中析出至井筒无法排出地面,部分排采检泵周期短,无法实现煤层气连续性排采的问题,开展了延川南煤层气防煤粉工艺技术研究。进行了煤粉卡泵的原因分析,研究了低排量举升工艺参数优选,进行了防煤粉排采泵的设计及应用,研究应用了射流泵防煤粉工艺技术。该技术在延川南煤层气田开展现场试验收35井次,措施井检泵周期由210天延长至567天,减少无效作业40井次。增效400万元。研究结果表明,延川南煤层气防煤粉工艺技术工艺可靠实用,该技术将为煤层气井的连续性排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 张宏录王蓉王海燕李艺玲黄博韩倩
- 关键词:煤层气射流泵
- 苏北复杂断块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洲城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层间、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等问题,结合试验区断层多、构造复杂等地质特点和见水状况,室内研究了适用于苏北中高渗油藏的"等压降梯度"逐级调驱工艺技术,确定了预交联体膨型颗粒堵剂和具有较好耐温抗盐性、注入性及封堵性能的聚合物冻胶堵剂体系。该技术已现场应用于K-11井,施工后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注水压力上升了4.5 MPa,对应油井K-14井日产油量由4.06 t增加到7.59 t,含水率下降9.48%,达到了深部调驱目的,控水稳油效果明显,为苏北工区老油田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张雪马秀敏黄博王蓉
- 关键词:洲城油田高渗透深部调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