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金属锡直接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金属锡直接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金属锡置于碘/乙醇与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经高温水/溶剂热反应,得到纳米二氧化锡材料。本发明是基于Kirkendall效应,通...
- 纪妍妍赵博邓轩刘强李江
- 文献传递
- 一种聚醚砜支撑体上金属有机骨架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以聚合物膜为支撑体的高质量金属有机框架膜(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合物膜作为MOFs膜的载体,其成本低,加工性能好,适合大规模生产。该方法具体为:首先将聚醚砜膜与丙烯酸类单体进行紫外辐照接枝反应,...
- 纪妍妍刘强吴维鹏李江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金属锡直接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金属锡直接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将金属锡置于碘/乙醇与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经高温水/溶剂热反应,得到纳米二氧化锡材料。本发明是基于Kirkendall效应,通...
- 纪妍妍赵博邓轩刘强李江
- 定向凝固氧化铝基共晶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随着推重比的增加,航空器涡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不断升高,推重比10以上时达到1600°C以上,而且燃气具有很强的氧化烧蚀性。高温合金叶片已经难以满足航空发动机进一步提高性能的需求。近几十年,单相及复相Si3N4和SiC被认...
- 刘俊成翟硕彦刘强
- 文献传递
- 用于碳烟催化消除的海胆状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柴油车因其低成本、高燃油效率的优势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尾气中产生的碳烟颗粒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威胁。目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与催化剂相结合的方法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消除柴油烟尘微粒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催...
- 刘强
- 关键词:活性氧过渡金属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Al掺杂对GaSb和GaInSb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GaInSb和GaAlSb晶体作为典型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凭借其特有的电子迁移率高、带隙窄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红外探测、激光雷达、光伏发电、集成电路、导航追踪等科技前沿领域。但由于GaInSb晶体中In元素存在...
- 刘强
- 关键词:AL掺杂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性
- 一种低位错、高电子迁移率GaInSb晶体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位错、高电子迁移率GaInSb晶体制备方法。将Ga、In、Sb三种单质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摩尔配比进行配料,再经过后期的装料、封管、多晶料的合成之至最后的晶锭生长完成,即可得到最终的GaInSb晶体。针对...
- 刘俊成刘强李响何国芳韩银峰张建平汪如卿
- 文献传递
- 一种掺杂稀土离子Er<Sup>3+</Sup>锆镁硼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激光放大器玻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稀土离子Er<Sup>3+</Sup>锆镁硼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配重、制备玻璃预混料、制备完全熔融态的玻璃料、制备玻璃,玻璃原料由硼酸、氧化镁、氧化铅...
- 刘俊成卡鲁帕亚·玛丽塞瓦姆刘强
- 激光巨量转移复合型运动平台用洛伦兹磁轴承
- 2024年
- 针对现有Mini/Micro LED巨量转移运动定位平台不具有轴向微高度调整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平动单自由度洛伦兹磁轴承的复合构型运动定位平台(Motion positioning platform,MPP)。为提高平台轴向悬浮控制带宽与控制精度,设计了“L”型永磁体和倾斜磁化永磁体叠加的多通道磁轴承拓扑构型,利用等效表面电流法建立了气隙区域磁通密度数学模型,得到了影响磁通密度大小和均匀性的结构参数,借助灵敏度分析筛选设计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轴承气隙磁密强度为478.20 mT,气隙磁密轴向波动率为10.6%,分别比原始方案的323.07 mT和10.8%提升48.02%和1.8%。根据优化结果研制了一台基于洛伦兹磁轴承的复合支撑运动平台,并应用于巨量转移设备,进行磁密测量验证和芯片转移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轴承气隙平均磁密强度为476.75m T,气隙磁密轴向波动率为11.1%,与设计结果相符。转移中使用轴向轴承主动承接芯片,可消除因芯片未完全剥落产生的转移坏点,对提升巨量转移效率和良率有重要意义。
- 刘强刘强王伟韩邦成韩邦成牛萍娟
- 关键词:优化设计
- 新型流磁巨量转移用永磁偏置定位磁针
- 2024年
- 针对现有Mini/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转移效率及自组装转移良率普遍较低,提出一种“永磁+电磁”磁场耦合的新型流磁巨量转移用定位磁针。为实现磁针上表面对芯片的精准抓取,设计了电磁偏置线圈,精准控制磁针上表面的磁力,利用磁路分析法建立磁针结构与磁针针尖的数学模型,获取影响磁针上表面气隙磁密的结构参数,借助有限元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磁针上表面的Bmax由最初的57 mT提高至68 mT,相较初始方案增加了19.2%;峰谷变化率δ由50.8%提升至70.5%,两大指标参数均优于原方案。基于优化结果研制了一套永磁偏置定位磁针装置,并进行气隙磁密测试与芯片转移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磁针上表面的磁密值Bmax为60 mT,峰谷变化率δ为66.6%,可在1 min内实现上千颗芯片的吸引固定,满足巨量转移精准抓取芯片的要求,可配合流体实现芯片的巨量转移过程,提升了自组装巨量转移技术的效率。
- 刘强刘强孙海威牛萍娟牛萍娟
- 关键词:永磁偏置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