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翠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骨髓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骨髓瘤
  • 6篇淋巴
  • 6篇骨髓瘤
  • 3篇贫血
  • 3篇淋巴瘤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基因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液
  • 2篇增殖
  • 2篇溶血性
  • 2篇溶血性贫血

机构

  • 22篇新乡医学院第...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杨翠
  • 17篇李敬东
  • 15篇韩效林
  • 10篇王婉玲
  • 3篇孙玲
  • 3篇字友梅
  • 2篇黄琰
  • 2篇李志英
  • 2篇郜振兴
  • 1篇张灵秀
  • 1篇杨满
  • 1篇马栋
  • 1篇吴隼
  • 1篇刘向东
  • 1篇郭国营
  • 1篇张小毅
  • 1篇张媛
  • 1篇李昂
  • 1篇范毛川
  • 1篇王云

传媒

  • 5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癌症进展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CT和M...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LBCL患者CHOP或R-CHOP化疗前后中性粒细/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其对生存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及其对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NLR中位数的水平将其分为L组33例(NLR<2.27)和H组27例(NLR≥2.27),比较两组行CHOP或R-CHOP方案化疗后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H组化疗后治疗总有效率(55.56%)明显低于L组(87.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化疗后1、2、3年累积生存率(70.37%、59.26%、37.04%)均明显低于L组(93.94%、87.88%、60.61%)(P<0.05)。化疗前外周血NLR≥2.27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化疗前NLR≥2.27可能是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水平偏高可能提示临床疗效欠佳,预后也较差。
李敬东韩效林杨翠孙玲
关键词:CHOP方案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VAD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个周期后免疫功能、骨髓瘤细胞、β_2-微球蛋白、M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的CD4+CD25+、IL-6、TGF-β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INF-γ/IL-10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的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M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皮疹、感染、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采取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属于轻度型,患者均可耐受。
韩效林李敬东王婉玲杨翠李志英
关键词:沙利度胺VA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
miR-34b-5p上调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侵袭及RhoA/ROCK信号通路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miR-34b-5p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和运动以及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系中SU-DHL-4细胞进行研究。建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miR-34b-5p转染组,采用qRT-PCR检测miR-34b-5p的表达量,采用菌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 Vimentin、RhoA和ROCK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在转染miR-34b-5p的细胞内,miR-34b-5p的表达量上调。miR-34b-5p过表达能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DHL-4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减轻细胞侵袭,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结论 miR-34b-5p过表达可以抑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和运动以及RhoA/ROCK信号通路。
李敬东韩效林杨翠高攀科陈小双梁勇会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凋亡
FLT3-ITD-mt和FLT3-ITD-wt初治原发AML患者外周血象和DNMT3A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对比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初治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内部串联重复野生型(ITD-wt)与突变型(FLT3-ITD-mt)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并回顾性研究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8例初治原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FLT3-ITD基因突变分为2组:A组(FLT3-ITD-wt)84例,B组(FLT3-ITD-mt)24例。对2组患者均行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分型检查,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数(Plt)、白细胞数(WBC)等血常规检查,骨髓原始细胞比例,FAB分型结果,融合基因分析及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B组外周血Hb和RBC水平相比A组明显下降(P<0.05),WBC计数明显升高(P<0.01);而2组患者外周血Plt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FAB分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MLL-ELL、CBFβ-MYH11、PML-RARA及AML-ETO是初治原发AML患者的常见融合基因,而2组患者常见融合基因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108例患者共检出27种基因突变(包括FLT3-ITD在内);B组DNMT3A基因突变检出率相比A组明显升高(P<0.05);而2组其它基因突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LT3-ITD-wt与FLT3-ITD-mt初治原发AML患者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与FLT3-ITD-wt比较,FLT3-ITD-mt的初治原发AML患者外周血Hb与RBC较低,而外周血WBC较高,且DNMT3A基因突变较多见。
李敬东韩效林杨翠李昂
关键词:基因突变内部串联重复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n=90)和预后不良(n=3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MM合并肾损伤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贫血(72.73%),其次为感染(44.63%)、颜面及双下肢浮肿(42.98%)、血压升高(33.88%)。MM合并肾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管型肾病(48.76%),其次为淀粉样变(25.62%)。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水平均为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贫血、感染、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管型肾病、淀粉样变是MM合并肾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均为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鲍妍杨翠王树龙王云韩惠淑姚明瑞刘向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影响因素
黄连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作用下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的增殖;ELISA试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作用下U266分泌IL-6的情况;细胞凋亡试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作用下U266骨髓瘤细胞凋亡行为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U266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随着浓度(40~160μmol/L)的改变,黄连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U266细胞细胞增殖和IL-6分泌;黄连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U266细胞G2/M期停滞和凋亡,80μmol/L黄连素处理后的U266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黄连素能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活性,诱导骨髓瘤细胞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李敬东韩效林杨翠孙玲
关键词:黄连素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细胞增殖
河南豫北地区196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河南豫北地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6例河南豫北地区初诊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青年组(<60岁,121例)。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骨髓原细胞比例,FAB分型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比较观察2组融合基因表达差异;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2组患者5种常见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2组患者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较青年组患者显著下降(P均<0.05);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AB分型显示老年组患者以M2型为主,青年组患者以M3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各种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6例患者5种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37.2%。老年组患者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发生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核仁磷酸蛋白1、CCAAT/增强结合蛋白A、C-KIT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2种及以上基因突变的比例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青年初诊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与青年患者比较,老年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血小板水平较低,DNMT3A突变率较高,且易出现多基因突变。
杨翠李敬东字友梅高攀科韩效林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年龄基因突变
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环孢素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由孟鲁司特钠和环孢素组成,二者在治疗溶血性贫血方面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带来了明显的协同疗效,同时孟鲁司特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低,环孢素用量仅仅为常规...
韩效林李敬东王婉玲杨翠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环孢素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由孟鲁司特钠和环孢素组成,二者在治疗溶血性贫血方面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带来了明显的协同疗效,同时孟鲁司特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低,环孢素用量仅仅为常规...
李敬东杨翠马栋黄琰李昂
文献传递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入初次确诊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患者57例,其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7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40例,另有3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记为A、B、C组。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化疗后再次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化疗后所有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LBCL、F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B-NHL(P<0.05),Ⅲ-Ⅳ期B-NH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B-NHL患者(P<0.05)。结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LyS表达显著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分期的B-NHL患者体内表达水平不同,提示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体内BLyS表达水平,对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分期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韩效林张小毅李敬东王婉玲杨翠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血液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