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婧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肠癌
  • 1篇血管
  • 1篇移植瘤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有效性
  • 1篇预后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机构

  • 9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婧
  • 3篇苏泽礼
  • 3篇刘冬
  • 2篇杨宝
  • 2篇单振潮
  • 2篇周雪鸿
  • 2篇李海
  • 1篇陈超
  • 1篇朵银莉
  • 1篇柳琪
  • 1篇杨春
  • 1篇马晓强
  • 1篇李恒
  • 1篇梁娟
  • 1篇迟名伟
  • 1篇蒋波
  • 1篇史琴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纳米炭组应用纳米炭在结直肠癌术前肿瘤周边黏膜下注射,实现结直肠癌淋巴结示踪,分析比较术后两组淋巴结检出、黑染及转移情况。结果纳米炭组平均检出黑染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12.56±3.4)枚/例vs(11.24±1.3)枚/例](P<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纳米炭组中≤3mm和≤5mm的淋巴结的黑染率(86.4%和77.3%)高于>3mm、>5mm淋巴结的黑染率(48.7%和34.3%)(P均<0.01),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16.9%)高于非黑染淋巴结(8.7%)(P<0.01)。纳米炭组淋巴转移患者共检出侧方淋巴结94枚,其中黑染53枚,未黑染41枚,转移的淋巴结8枚(其中黑染的淋巴结6枚),淋巴结转移率为8.5%。纳米炭组术后病理提示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50例患者中SLN的转移率(29.5%)高于非前哨淋巴结(NSLN)的转移率(11.7%)(P<0.01)。结论应用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有助于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病例的准确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制订;通过对侧方淋巴结和前哨淋巴结的染色,达到术中示踪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宝王健王婧蒋波李恒杨春马晓强李海
关键词:纳米炭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
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科大学2016级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248人为研究对象,在第1学年第1学期护理礼仪课程中应用学习态度、课堂评价、小组学习、计分作业等形成性评价指标结合期末笔试及"护理礼仪课程问卷调查表"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成绩优良率为28.23%(70/248),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总体满意度为100%,考核方式总体满意度91.32%,有97.93%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95.45%的学生认为可提高交流能力,93.8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张曦马嫒嫒张晋芳王婧梁娟
关键词:护理礼仪满意度教育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年龄大小不一,主要集中在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病(89.7%);主要的合并症为肠扭转(63.2%),其中肠扭转致肠坏死6例;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呕吐61例(89.71%),41例呕吐物中含有胆汁。辅助检查无特异性,立位腹平片、钡剂灌肠、腹部彩超检查有助于诊断。行Ladd手术共65例,获随访45例;肠粘连5例,3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例行手术治愈;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治愈;肠套叠1例,经手术治愈。尚未发现复发与死亡病例。结论间歇性胆汁性呕吐为肠旋转不良的主要临床表现,出现中肠扭转并广泛肠坏死是肠旋转不良的严重并发症,腹部B超、钡剂灌肠对于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有很大帮助,肠旋转不良发现症状后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王婧苏泽礼冯启立刘冬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儿童预后
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协同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一对一健康教育联合协同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纳入的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系统护理,联合组配合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生存质量的评分。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文化程度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90.12±9.78)高于对照组的(73.02±1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TNF-a(192.41±12.78)p/ng·L-1、MMP-3(102.56±6.62)ng/mL低于干预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糖尿病足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减少患者痛苦及住院期限,对疾病的预后也有益处。
王婧史琴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足截肢生活质量
试论PICC置管术应用内科老年病人中的有效性以及护理措施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试论PICC置管术应用内科老年病人中的有效性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内科疾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各为50例。100例患者均接受了PICC置管术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护理风险发生率6%,患者护理综合满意度88%;研究组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0.00%,护理风险发生率2%,患者护理综合满意度9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低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
王婧史琴朵银莉
关键词:PICC置管术内科老年病人有效性护理措施
HIF-1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裸小鼠成瘤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影响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因子,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裸小鼠移植瘤实验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成瘤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HIF-1α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验证细胞转染率;采用Annexin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PBS组)、实验组(si-HIF-1α组)和阴性对照组(si-NC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将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分别注入裸小鼠体内,进行肿瘤细胞移植瘤实验,然后测量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评估抑制HIF-1α的表达水平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转染后,si-HIF-1α组HIF-1α的表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裸小鼠瘤体的体积和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阴性对照组裸小鼠的瘤体体积和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HIF-1α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成瘤性。
杨宝王婧陈超周洁李海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裸小鼠移植瘤
非阻断自身血管反转包裹加强前壁治疗先天性颈静脉扩张
2017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8例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12岁.颈内静脉扩张18例,全部为单侧,右侧16例,左侧2例.同时合并颈外静脉扩张1例,同侧颈部血管瘤1例.患儿均在哭闹、大声叫喊时发现颈部包块,平静时减小或消失,观察包块时间为6个月~3年,包块均逐渐增大.5例患儿感颈部难受不适,其余病例无明显不适.屏气时包块直径为4~5 cm,平均(4.6±0.4)cm.术前均行Valsalva实验,主要依据B型超声下屏气后患侧颈内静脉径线测值大于平静时自身颈内静脉内径的2倍以上诊断,术中确诊.13例行病理检查发现病变的静脉壁变薄,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缺乏平滑肌纤维.全组均采用非阻断自身血管反转包裹加强前壁颈静脉成型术治疗.结果 18例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患儿全部手术顺利,术前B型超声诊断与术中确诊符合率为100%,全部治愈出院.1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3.5~9年,尚未发现复发、血栓形成等病例.结论 非阻断自身血管反转包裹加强前壁颈静脉成型术治疗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操作简单,危险性小,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苏泽礼单振潮迟名伟周雪鸿刘冬王婧冯启立梁仁章
关键词:畸形
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患儿临床资料,男123例,女35例;年龄30d至1岁,其中〈6个月者136例(86.1%);卡介苗接种在左侧上臂,淋巴结结核发生在左侧腋下或(并)左侧锁骨上149例,卡介苗接种在右侧上臂,淋巴结结核发生在右侧腋下或右侧锁骨上9例。全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即同时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3个月,后改为单服用异烟肼3个月。本组回访病例按照服抗结核药物情况分三组,对照组:47例,未服用抗结核药物;服药工组:38例,同时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3个月后停药;服药Ⅱ组53例:同时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3个月改为单服异烟肼3个月后停药。结果本组回访138例,服药工组治愈36(94.7%)例,服药Ⅱ组治愈52(98.1%)例,对照组治愈46(97.9%)例,服药I组、服药Ⅱ组及对照组治愈率与服抗结核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主要依据临床特点、病理检查确定诊断,手术是治疗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最佳方法,其预后与抗结核药物应用可能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完整切除病灶。
苏泽礼单振潮刘冬周雪鸿柳琪王婧
关键词:卡介苗外科手术复发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安全注射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安全注射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60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注射部位、时间、剂量等安全性指标,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注射部位、时间、剂量正确率和器具正确处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注射正确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注射胰岛素时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婧罗娟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安全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