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亚急性
  • 1篇支架内血栓
  • 1篇支架内血栓形...
  • 1篇文献复习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术
  • 1篇介入术后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篇急性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李俊峡
  • 1篇石宇杰
  • 1篇崔振双
  • 1篇石苗茜
  • 1篇田新利
  • 1篇徐威
  • 1篇马海燕
  • 1篇赵冰

传媒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和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PCI)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4例PCI后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发生机制。结果在1800例行PCI的患者中,有4例(0.22%)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其中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72.5岁。4例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植入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4例患者在植入支架前均充分预扩张,4例患者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平均发病时间在PCI后的3.5天;4例患者均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患者药物由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患者的血栓弹力图ADP抑制率结果为14%、2.6%。结论 PCI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等有关。
田新利李俊峡崔振双石宇杰石苗茜徐威赵冰马海燕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