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志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1篇抑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影响
  • 1篇衰竭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剂量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立体定向放疗
  • 1篇联合呼吸兴奋...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牟艳
  • 3篇邹志
  • 2篇陈开容
  • 2篇李俊
  • 1篇杨婵娟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立体定向放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立体定向放疗后生活质量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患者有效缓解率为79例(91.86%),放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焦虑、抑郁情况显著改善,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早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OS)的预后影响因素;性别、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GTV大小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早期NSCLC患者局部控制率(LCR)的预后影响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焦虑或抑郁情绪、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以及肿瘤缓解情况是Ⅰ期N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呼吸困难、ECOG评分与OS无显著相关性。焦虑或抑郁情绪、肿瘤直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GTV大小以及肿瘤缓解情况为Ⅰ期NSCLC患者LCR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性别、呼吸困难与LC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Ⅰ期NSCLC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焦虑或抑郁情绪为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陈开容王潇牟艳邹志李俊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预后因素
抗焦虑抑郁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336例,通过抑郁焦虑评分量表筛选出慢阻肺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1)。通过m MRC评分,BODE指数和CAT评分评价治疗前后慢阻肺患者病情程度改变情况。通过SAS评分和SD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月后BODE指数(3.4±1.1 vs.2.4±0.5,P<0.05)和CAT评分(15.1±6.1 vs.9.2±6.6,P<0.05)下降较为明显;而对照组仅CA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5.5±7.6 vs.10.1±4.6,P<0.05)。治疗组治疗1月后SDS评分X值(44.6±3.1 vs.40.3±6.5,P<0.05)和SAS评分Y值(53.3±4.7 vs.49.1±5.5,P<0.05)下降较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提示△SAS评分(Y值)(r=0.832,P<0.05)、△SAS评分(X值)(r=0.850,P<0.05)和△SAS评分(Y值)(r=0.792,P<0.05)与黛力新治疗呈正相关。结论小剂量黛力新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
邹志杨婵娟陈开容牟艳
关键词:抗焦虑抑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小剂量甲强龙联合呼吸兴奋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强龙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为小剂量甲强龙(40 mg)+呼吸兴奋剂(可拉明0.75 mg+洛贝林6 mg),对照组为单纯使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0.75 mg+洛贝林6 mg),分析2组患者心率、呼吸等相关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心率和呼吸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血气指标、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甲强龙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甲强龙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其对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指标的改善,血气和肺功能、肺动力水平的提高,C反应蛋白水平的降低,对于无禁忌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甲强龙在治疗中值得推荐应用。
李俊牟艳邹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强龙呼吸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