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跃明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肠癌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化
  • 1篇低分化腺癌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学科综合治...
  • 1篇血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胰岛素血症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远期
  • 1篇远期临床
  • 1篇直肠癌根治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陈创奇
  • 4篇黄跃明
  • 1篇詹文华
  • 1篇彭建军
  • 1篇陈剑辉
  • 1篇张祥松
  • 1篇沈冰奇
  • 1篇张信华
  • 1篇廖冰
  • 1篇任玉峰

传媒

  • 3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日渐增高,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6.09‰,而到了2008年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0%,增幅超过15倍,糖尿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1]。在同样社会发展背景下,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WHO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总发病率为17.2/10万,其中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0.6/10万和14.3/10万,总死亡率9.8/10万,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为第4位。
黄跃明陈创奇
关键词:结直肠癌DMCRC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局部切除术(Kraske手术),再到20世纪的Mile's手术、Hartmann手术、Dixon手术、Bacon手术、Park's手术等经典术式的确立,以及直肠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 sorectalexcision,TME)、环周切缘(circumfe rential resectionmargin,CRM)、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等现代手术观点的提出,以及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单纯肿瘤切除、救治生命转变为既要保证最佳的肿瘤根治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护肛门及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
黄跃明陈创奇
关键词:微创外科治疗局部切除术齿状线肠黏膜上皮肛门直肠癌细胞浸润
一例胃低分化腺癌合并同时性多发性结直肠腺癌的MDT诊治
2016年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模式符合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准则,目前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弥补不同学科对疾病认识上的不足,提高医疗质量,并且能使患者利益最大化。本文总结本院诊治的1例罕见胃低分化腺癌合并同时性多发性结直肠腺癌患者的资料,通过治疗过程中多次MDT讨论,制定适合该患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案,体现出MDT诊治的优势,最终使患者获益。
黄跃明彭建军廖冰沈冰奇张祥松任玉峰詹文华陈创奇
单中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远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肿瘤学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49例直肠癌病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以及开腹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数据、肿瘤病理学结果和术后随访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腹腔镜组394例,开腹组555例,两组在临床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预防性肠造口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则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除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外,在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其他各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开腹组相当。(3)两组在肿瘤病理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在术后肿瘤复发情况,3、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 TNM分期亚组分析显示远期生存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其近远期临床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黄跃明张信华张信华陈剑辉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剖腹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