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并颈内动脉闭塞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38岁。左眼外侧黑影遮挡,伴黑影飘动5h,黑影增多扩大2h。2014年7月14日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年,人院测血压为140/100mmHg,否认糖尿病及食物药物过敏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2,眼压:21mmHg,左眼:光感(矫正不提高),眼压:15mmHg,双眼前节检查无异常;眼底检查见:左眼视盘边界清,颜色淡红,C/D:0.3,血管管径均较细,鼻下方动脉极细,血管走行可,动脉血管出现断流现象,黄斑区网膜呈浅樱桃红色改变,周边网膜平伏、呈灰白色改变。
- 查优优杨勋马卫东唐义林梁娟周小丽汪村侯培丽
-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药物过敏史右眼视力眼底检查血管管径
- 全氟丙烷填充术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全氟丙烷(C_(3)F_(8))填充术后行27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先行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术后2~4 d再行PPV治疗的RRD-CD连续性病例32例(32只眼)。术后随访6~15个月,记录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前后眼压变化、脉络膜脱离改善情况、PPV术后眼压波动,视力(logMAR)变化及视网膜复位率。结果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前眼压(5.90±1.68)mmHg,注气后48 h眼压升高为(16.52±4.73)mmHg(t=7.39,P<0.001);脉络膜脱离程度术前轻度3只眼、中重度29只眼,术后轻度7只眼,25只眼完全恢复(Z=3.82,P<0.001);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1.69±0.28、1.35±0.40、1.26±0.59)较术前(2.16±0.52)改善(F=37.56,P<0.001);PPV术后眼压无明显波动(F=1.69,P=0.165);视网膜复位率为84.38%(27/32)。结论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后再行27 G PPV治疗RRD-CD安全、有效。
- 徐强徐强周颖查优优查优优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穿孔
- 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0.02%聚维酮碘灌注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0.02%聚维酮碘眼内灌注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3年5月—2024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行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0.02%聚维酮碘眼内灌注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7例患者均为男性,除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其余均为非常见致病菌。1例患者为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其余6例均为眼内镜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未观察到由聚维酮碘引起的眼部毒性的临床证据。结论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0.02%聚维酮碘灌注治疗严重细菌性眼内炎安全有效,在临床值得推广。
- 潘珊珊杜姝查优优陈克菊方海亚杨勋
- 关键词:聚维酮碘玻璃体切除术细菌性眼内炎
- 外伤性眼球萎缩诊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眼球遭受严重创伤后诊治不及时可发生眼球萎缩,发生萎缩的机制复杂。眼球萎缩视功能丧失,并影响颜面部外观。目前对于外伤性眼球萎缩的诊治尚未见共识。既往眼球萎缩通过摘除眼球联合义眼植入等方式改善颜面外观,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适应证的拓展,部分萎缩眼球可通过手术治疗控制萎缩进展。本文针对眼球萎缩的形成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徐强王坤杨勋
- 关键词:眼损伤
- 脆性青光眼(病理机制和防治策略)
- 2025年
- 1脆性青光眼概念的提出眼压主要取决于房水分泌和流出的平衡,也与角巩膜的硬度有一定关系,角膜曲率对眼压的测量也有些影响。临床上在高眼压时:眼内并不是房水的生成多于房水的流出(如果是这样眼球将变大),而是眼球在正常眼压下房水的生成多于流出(在一定范围内,高眼压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房水的生成并促进房水流出,低眼压的作用正好相反),于是推动眼压上升并在较高的眼压下保持房水的生成量等于流出量并保持相对稳定。
- 杨勋
- 关键词:高眼压正常眼压角巩膜低眼压角膜曲率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