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碧惠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炎
  • 2篇儿童
  • 2篇儿童肺炎
  • 2篇儿童肺炎支原...
  • 2篇肺炎支原体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血清
  • 1篇婴儿
  • 1篇婴儿肺炎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泡
  • 1篇支气管肺泡灌...
  • 1篇支气管肺泡灌...
  • 1篇支气管肺泡灌...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原体

机构

  • 5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5篇林碧惠
  • 4篇黄治华
  • 1篇袁贵龙
  • 1篇范徐威

传媒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发热、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X线提示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治华林碧惠蔡艳唐灿权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部物理疗法治疗婴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部物理疗法(CPT)治疗婴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57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NCPAP(对照组)或NCPAP联合CPT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和体温恢复、血气值恢复、肺啰音消失、呼吸机撤离、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NCPAP联合C PT对婴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用NCPAP。
林碧惠蔡艳黄治华范徐威周惠嫦
关键词:婴儿肺炎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CTRP3表达及其与TNF-α、IL-6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CTRP3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NRDS患儿(轻度48例、中重度27例)、40例非NRDS早产儿(对照组)CTRP3、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中重度NRDS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NRDS组,CTRP3水平则降低(P<0.01)。治疗后NRDS患儿血清CTRP3、TNF-α、IL-6均恢复至正常水平。NRDS患儿血清CTRP3与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r=-0.245,P<0.05;r=-0.334,P<0.01)。结论血清CTRP3水平似可用于预测NRDS病情严重程度。
林碧惠蔡艳袁贵龙黄治华陈相妹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MPP)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MPP感染并伴有肺外并发症的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另47例MPP感染但无并发症患儿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另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发热、咳嗽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中排前3位的肺外并发症分别为血液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以血液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多见,发热时间长、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其主要临床特点,阿奇霉素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林碧惠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小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度持续哮喘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中度持续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92例EOS增多中度持续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急性发作次数及EOS计数水平,采用儿童哮喘测试(C-ACT)问卷评价哮喘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O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EOS水平为(0.22±0.03)0.5×10~9/L,低于对照组的(0.39±0.04)0.5×10~9/L,C-ACT评分(23.06±2.99)分,高于对照组的(20.81±3.28)分,日间哮喘缓解时间(3.47±0.53)d、夜间哮喘缓解时间(4.17±0.71)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29±1.15)d和(7.30±1.24)d,急性发作次数(1.71±0.27)次/例,少于对照组的(3.36±0.42)次/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EOS增多中度持续哮喘患儿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可快速缓解症状、体征,降低EOS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林碧惠黄治华蔡艳王翠敏周惠嫦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孟鲁司特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共1页<1>
聚类工具0